近日,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了2026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在今年的排名中,約45%的高校排名有所上升,北京大學穩居全球第14名,清華大學上升至全球第17名。
在這其中,同濟大學表現十分亮眼,先來細數一下往日戰績。2025年同濟大學排名全球位列第192位,中國內地第8位,與2024年榜單相比,內地排名上升一位,世界排名進步24名,是中國內地前十高校中提升最大的。在2026年,同濟大學發揮持續穩定,在全球排名中相較25年進步依舊顯著,提升了15個位次。
正值高考季,各地志愿填報日期也逐漸臨近。6月23日,上海市已率先公布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緊接而來的便是志愿填報,此時選擇一所排名頂尖發展潛力巨大的高校,顯然對于考生的未來而言業意義重大,那么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今年同濟大學的招生政策。
2025年,同濟大學本科招生專業69個,新增“海洋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學”2個專業。持續優化招生專業計劃,本科招生計劃總數4580人,其中面向工科、理科、醫科等重點招生專業和重點培養項目調增超600人;重磅推出工科卓越計劃班,新增人工智能等多個拔尖班;推出“專業任選”新機制,納入校內二次選拔人數占招生總人數近3成。學校持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進一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雙學位雙學士學位項目總數增至17個。
近日,同濟大學也同時公布了今年招生專業(類)一覽表,其中對于大部分工科以及醫科專業/大類,對于非改革省份科類要求都為理科,除建筑類文/理兼招,對于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要求選考科目有物理+化學。此外還有人文科學實驗班、法學、會計學、廣播電視編導、藝術設計學、運動訓練不提科目要求,文理兼招。藝術類專業中,動畫要求選考物理,音樂表演以及表演要求選考歷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心儀專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同濟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以“工程智能”為戰略突破口,推動傳統學科轉型、教學場景革新與教學模式重構的深度變革,不斷夯實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同濟大學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名額大大增加,新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5個,土木、建筑、環境領域領軍人才班3個。現拔尖特區培養項目已達43個,均納入校內二次選拔,計劃名額超1300人。對于追求卓越的學子而言無疑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
梧桐樹下,赤峰路畔,同濟大學已經擁抱過百年間千千萬萬的學子,這里不僅是“工程師搖籃”,更是擁抱未來的創新熱土——從智能駕駛的實驗室到碳中和的工地現場,同濟大學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崇高使命和責任,以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選擇同濟也是選擇了卓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