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六月底,山西蒲縣一則“1歲工作、22歲退休”的新聞引爆網絡,引發無數質疑與嘲諷。
這并非虛構劇本,而是國家審計署在報告中披露的真實案件,荒謬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1歲工作、22歲退休”,山西蒲縣一疾控職工人事檔案14處涂改,在此情況下仍層層過審后“退休”,一邊領取養老金累計69萬元,一邊又在新單位工作取酬。
真相簡單而赤裸——涂改液抹過檔案紙頁,篡改年齡與工齡,精心偽造出一場提前退休的“合法”戲碼。目的昭然若揭:一邊穩拿退休金,一邊在新崗位另起爐灶,輕松實現“雙份收入”。
很多普通人有個工作和社保都難,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吃空餉冒賑,自古以來就有,只要監管力度不跟上,那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山西這員工1歲工作,22歲退休,檔案14處修改竟然能層層過審,你出生的時候他已經在工作,你工作的時候他已經退休了。
截至目前已經領了69萬養老金,甚至被曝光前,還在一邊領工資,一邊領退休金,這起碼得有兩個身份才能操作。
就是所謂的“雙重戶籍人員?”,社保和公安數據不連通。
于是就有人通過雙重戶籍在社保上造假,用一個戶籍身份領養老金,而另一個身份繼續領工資。
當財政供養的龐大隊伍中有人無所事事,“聰明者”自然開始“另辟蹊徑”——提前退休、另謀高就,“吃空餉”便成為一條隱秘的“創收”捷徑。
編制臃腫、效率低下,實為“一歲上班”式荒誕滋生的溫床。
“一歲上班”的鬧劇,撕開了三重傷疤:個人膽大妄為的檔案造假、審批環節的全面潰敗、機構臃腫埋下的制度隱患。
至于如何杜絕,其實小編說什么都沒用,或者說,我們說什么都沒用,就看這件事國家要如何追責了。
個人拙見,至少要涉及以下三部分的追責:
1、偽造虛假材料冒領退休金,屬于詐騙行為,金額巨大,屬于「詐騙罪」;
2、偽造材料能層層過審存在的人員失職、濫用職權以及腐敗行為;
3、同時領取退休金以及在職,如果存在雙重身份,涉及偽造身份信息罪。
好消息是,截至發文,央廣網記者聯系了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經核查屬實,當地已啟動調查程序。
蒲縣疾控中心、人社、審計、紀委等多部門正聯合行動,“將按照相關程序依法依規依紀處理”。
壞消息是,當我們發現家里有一只蟑螂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