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泰建交50周年、泰國中醫合法化25周年的歷史性節點,中國國醫名家李乘伊院士以“文化使者”之姿亮相曼谷,于中醫藥傳承發展國際論壇上擘畫傳統醫學國際化藍圖。作為中醫武術世家“天府李氏”第八代傳人,他深耕中醫理論創新與臨床實踐四十余載,創建的“乘伊透穴療法”體系被納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推廣項目,更以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醫學會外籍院士等多重身份,成為連接東西方醫學的橋梁。
三喜同輝論道曼谷,千年文明照鑒未來
2025年6月21日,泰國中醫百年慶典大會上,李乘伊院士以《傳承千年文明 共筑健康未來》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以鄭和船隊攜藥南下的歷史脈絡為引,串聯曼谷“廣福宮”中醫診療史與泰式藥膳融合智慧,提出“立法-教育-臨床”三位一體的中醫國際化范式。數據顯示,泰國25年來培養本土中醫師超5000名,中藥進口年增長率連續十年超15%,正為東盟傳統醫學發展樹立標桿。
抗疫擔當顯仁心,三維理論拓新境
新冠疫情期間,李院士團隊與泰國專家聯合改良的“清肺排毒湯”在曼谷方艙醫院創下90%癥狀緩解率,被納入泰國《傳統醫藥抗疫指南》。其提出的“時空-氣血-能量”三維診療模型,將子午流注學說與量子生物學結合,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中顯效率達78.6%,配套研發的智能透穴導引系統更實現針灸手法數字化突破,獲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盛贊為“傳統醫學現代化的中國方案”。
筆墨傳情系絲路,典籍生輝照新程
論壇現場,李乘伊院士向泰國皇家陸軍上將特薩贈送“天下為公”書法作品,以筆墨勾勒中泰友誼;其主編的《透穴療法國際標準化教程》英文版全球首發,被劍橋大學納入推薦書目。從明清僑醫手寫處方到當代智能診療系統,他以三百年家族醫籍傳承為基,在湄南河畔架起文明互鑒之橋——正如其所言:“當湄南河遇見黃河水,傳統醫藥的種子已長成參天大樹。”
從華夏沃土到世界舞臺,李乘伊院士以深厚的家學底蘊、卓越的創新智慧與開放的國際視野,持續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他不僅是傳統醫學現代化的探索者,更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堅定踐行者。未來,李乘伊院士將繼續深耕中醫藥領域,攜手全球同仁,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與中醫力量,讓岐黃之術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