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轉農通道突然開了!
20年前擠破頭轉城市戶口,現在有人爭著遷回村。
政策說四類人能辦:離鄉的老農人、非農夫妻、農村有房戶、未就業大學生。老周是浙江人,20年前進城打工遷出戶口?,F在遷回來,承包20畝地種有機菜,一年賺15萬。
土地流轉也能收錢,有的地方一畝地年租金1200塊。山東有對夫妻,一方是農村戶口,另一方遷回來。年底能分集體紅利,一戶一年多8000塊。
他倆還在宅基地開家庭農場,種果樹搞直播,年賣50萬。四川有個古鎮邊,有人遷回戶口守著老房子。改民宿年租金最高10萬,跟文旅公司聯營還能分紅。
湖南有大學生,畢業沒工作遷回村,拿30萬免息貸款。帶村民種藍莓搞采摘,全村人均多賺1.2萬。
這些例子,這些例子,不是編的。以前為啥爭城市戶口?城里資源多,福利好。
現在農村變了,土地增值,集體分紅,產業也起來了。國家說要城鄉一體,農村公共服務跟城里差不多。房地產低迷,加工貿易難,農業成經濟新抓手。
農業地位高了,農民歸屬感也強了。60年前禁止隨便農轉非,怕城市福利被稀釋?,F在禁止隨便非轉農?
可能過幾年農村更宜居。但現在政策松了,四類人能遷回,這是啥信號?有人問,農村戶口真比城市香?
看數據,老周賺15萬,山東夫妻50萬,四川民宿10萬。
這些錢,在城里打工未必能掙到。
但也不是誰都能遷,得符合條件,比如城里沒穩定工作。
應屆大學生有優勢,政策給創業扶持。
90年代誰要遷回農村,得被當“傻子”。現在村里分紅、土地流轉、搞農場,誰還笑?政策這事兒,政策這事兒,得看當地咋執行。
有的地方要求有房,有的要投靠親屬,流程不一樣。“家有薄地,心里有底”,現在這話更實在。農村不是退路,是新賽道,這話不假。
想遷回的,先查查自己符不符合條件。
具體咋辦,得去村委會問問,別光聽人說。鄉村振興不是口號,真金白銀在這兒擺著。
符合條件的,抓住機會,別等政策又收緊。
最后說句實在話,政策會變,具體以當地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