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有個“皇帝”穴,這里通了,心臟血管也通了。
心臟不好的人,平時常按揉公孫穴對緩解心臟不適有幫助。
公孫,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沖脈。
公孫穴
公孫穴(黃帝軒轅帝曾姓過“公孫”,后來改成姬姓),就像皇帝一樣可以指揮四方,那么通過按揉公孫穴就可以調動全身,所以按揉這個地方可以接觸全身的疲乏,對五臟皆有調節作用。
心臟不好常按揉公孫穴,可有健脾生血的功能,調節氣血盛衰,加強益氣活血,使原本氣血不足的心臟氣血充足,心主得養,心神安寧。
取穴:在足大趾與足掌所構成的關節(第 1 跖趾關節)內側,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緣可觸及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
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公孫穴,按壓時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鐘,每日按摩 2 次。
心血管是最怕堵的,所以一定要經常按摩腳上的這個能夠通開心臟血管的“皇帝穴”,心臟血管通了,疾病也自然就遠了!
手上有個顆“救心丸”日常保健、危時救急都頂用。
大魚際
大魚際是心臟的反射區,日常按壓 10~20 分鐘,就像直接給心臟做按摩!
按摩大魚際有緩解心臟壓力的護心效果。緊急時刻,如果進行強烈的刺激,猶如直接給心臟做按壓搶救,不失為一種家庭自我救急方法,為到醫院去治療贏得一定的寶貴時間。
取穴: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
方法:緊急救命:用力按,雙手交替對搓。
日常護心:每天十五分鐘,大拇指按揉,按到不酸脹為止。
口里有個“防病門”,平時少吃一口,心臟年輕10歲。
影響心腦血管健康的,“吃”占了絕大部分因素!用醫生們的話說:“我們每天接觸那么多心血管病人,長教訓了!”
守好嘴上這個“防病門”,少堵塞!
1、少吃一口鹽
過多的鈉只會加速心臟、血管的衰老和硬化。
2、少吃一口肉
研究顯示,每天多吃一份肉會增加 16%的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 10%的癌癥死亡風險。
3、少吃一塊糖
因攝糖過多導致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糖逐漸成為“甜蜜的煩惱”,如造成胰島素激增,體重增加,膽固醇含量上升。成年人每天糖攝入量控制在 25 克左右。
4、少吃一頓油炸食物
油炸食品確實有著誘人的味道,但是為了健康,少吃為妙。當油和脂肪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時,容易形成自由基,增加致癌風險。這些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還會造成身體內的炎癥,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堵塞動脈,導致動脈硬化。
5、少喝一次飲料和酒
飲用少量葡萄酒(每晚最多一杯)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超量則適得其反,可能引發房顫,將中風風險升高 5 倍。而喝飲料存在的主要是糖分攝入超標的問題。
6、少抽一支煙
吸煙不光是嗜好,更是一種疾病。煙草中尼古丁已被證實,其成癮性與可卡因相似。吸煙傷心臟、肺臟、胃脹、血管、呼吸道……百害而無一利。
-版權說明--
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本文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