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激發青少年對航空科技的熱愛,培養面向未來的科技創新人才,6月28日,共青團上海市普陀區委員會、普陀區教育局、普陀區少工委舉辦了“探索無人機奧秘——從原理到實踐”主題活動。來自全區各小學的70名優秀少先隊隊長齊聚一堂,開啟了一場沉浸式航空科技探索之旅。
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中國商飛天空光環境創新實驗室主理人郭瑋宏老師的精彩宣講中拉開序幕。郭老師以《起飛,中國》為主題,通過趣味互動與問答,為隊長們生動科普了飛機主要特征與系統構成,認識了主流飛機型號及其特點,并學習了區分不同類型飛機與大飛機的基本概念。
郭老師帶領同學們回顧了新中國民航科技與事業走過的崢嶸歲月——當看到運十在艱苦條件下依然研制成功時,深刻體會到“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的奮斗精神,自主創新對于打破技術壟斷、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意義。
在深入了解中國航空發展成就后,活動聚焦于現代航空科技的代表——無人機。通過專家講解與大疆實物的直觀演示,隊長們系統學習了無人機的定義、分類及基礎飛行原理,并準確識別了電機、螺旋槳、飛控板等核心部件。這為接下來的動手實踐環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動手實踐是本次活動的核心亮點。70名隊長分為5個大組,每個大組由一名執行教師全程指導。在大組內部,進一步細分為7個兩人協作小組,確保同學們都能深度參與。實踐環節要求各小組合作完成簡易無人機模型的組裝,有效促進了團隊協作與互助學習。
活動還通過空中燈光秀等視頻,直觀展現了無人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與魅力,進一步點燃了同學們探索科技前沿的熱情。同時,執行教師們始終強調并貫穿飛行安全意識教育,引導隊長們樹立規范操作、安全第一的科技實踐理念。
本次活動是普陀區深耕青少年科教融合,依托蘇州河科創帶資源,持續探索“科技+教育+文化”創新育人模式的生動實踐。普陀團區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以無人機技術為切入點,將國家戰略、科學家精神、前沿科技知識與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緊密結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