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后維京時代傳奇——《維京傳奇:英靈神殿第1季》
今天聊聊美國 / 愛爾蘭 / 加拿大劇《維京傳奇:英靈神殿第1季》。
片名Vikings: Valhalla Season 1 / Vikings Spin-off (2022),別名維京傳奇:英靈殿 / 維京傳奇衍生劇。
《維京傳奇》浩浩蕩蕩走完六季后,粉絲們肯定會懷念拉格納·洛斯布魯克的狂野與拉格薩的鋒芒,衍生劇《維京傳奇:英靈神殿》直接將時間拓展到《維京傳奇》本傳結束后的百余年,在歷史與虛構中續寫傳奇。
這次它不再復刻個人英雄的神話,而是將鏡頭對準了維京時代的末期黃昏。
本季一開始就是圣布萊斯節大屠殺,英格蘭國王埃塞爾雷德違背契約屠殺維京定居者,消息傳回北歐,瞬間點燃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復仇烈焰。
丹麥國王卡努特集結大軍,格陵蘭兄妹萊夫與弗雷迪斯也卷入其中,野心勃勃的挪威王子哈拉爾也趁勢加入。
三條主線交織成《英靈神殿》的大網,網中既有刀劍碰撞的嘶吼,也有信仰撕裂的陣痛。
和《維京傳奇》一樣,《英靈神殿》里也少不了信仰碰撞。
各國人民交流多年后,維京人最大的敵人不再是撒克遜人,而是自己。基督徒與異教徒的分裂變得不可避免,打著宗教旗號的復仇開始吹向號角。
當奧拉夫高舉十字架宣稱“異教徒不配并肩作戰”時,舊神奧丁的雕像在陰影中變得黯淡。
生產力才是一個文明的核心競爭力,當生產力落后的文明碰到生產力更先進的文明時,信仰沖突最終還是要依靠比拼生產力。
萊夫·埃里克森是典型的“英雄之子”。
父親“紅人埃里克”的盛名壓得他喘不過氣,格陵蘭人的身份又讓他在挪威淪為邊緣人。他的魅力不在張揚的領袖氣質,而在于沉默中的力量。
他海上風暴中的冷靜掌舵,在倫敦橋戰役發動致命突襲,都像冰層下的暗流,緩慢積蓄力量,一鳴驚人。
妹妹弗雷迪斯是為數不多的真正的維京魂繼承者。
她背上被基督徒刻下的十字傷疤,反而成了她的復仇圖騰。
這個角色跳出了“女戰士”的套路:她的強悍混合著脆弱,信仰中摻雜著迷茫。
烏普薩拉神廟的幻象戲碼讓她堅定理想信念,在雪地中高舉戰斧、嘶吼著“我為奧丁而戰”,她在這里已經不僅是一個符號化的女信徒,而是堅守舊時代被碾碎再重塑的女神。
哈拉爾則不像兄妹倆那么純粹,而是醉心于權謀游戲。
他的野心裹著基督徒的外衣,愛情藏著算計的私心。與萊夫的兄弟情、與弗雷迪斯的曖昧,都像北歐的天氣一樣陰晴不定。
這個角色的立場讓人捉摸不定,更多是為了自身利益。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反派,只是一個在亂世中拼命瞄準王冠的普通人。
《維京傳奇》是愛爾蘭劇,而《維京傳奇:英靈神殿》則成為Netflix出品的美劇。Netflix的一貫尿性就是見縫插針地加入政治正確元素,黑人演員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重要角色中哈康領主就變成了黑人。
歷史上的哈康確是白人,劇中改編成黑人想表達的是,卡特加特被一代代人打造成了多元文化熔爐,非洲商人、亞洲工匠穿梭市集,不同信仰者聚集于此,因此有黑人也是正常。但把重要角色換成黑人實屬政治正確矯枉過正。
本劇的缺點是時間線“揉面式”的處理方式。
這里放棄了“慢火燉煮”的角色成長。拉格納用四季時間從農夫變成傳奇,而萊夫的轉變像被按了快進鍵。前三集還在刻畫他對暴力的恐懼,第四集就突然化身戰神歸位,中間發展得略顯迅猛。
宗教辯論也流于表面,基督徒與異教徒互相指責對方是偽神,卻拍不出《維京傳奇》里的相對對比。
《英靈神殿》不是嚴謹的歷史劇,而是回歸個人英雄主義的傳奇。
萊夫·埃里克森與卡努特大帝本不該同臺,圣布萊斯節大屠殺與倫敦橋戰役相隔十數年,但在劇中被壓縮成復仇連環戲。
沒辦法,這兒不是歷史課,只是傳奇速寫,編導直接剪掉了時間間隔,好讓戲劇沖突變得更有看頭。
信仰撕裂維京,
新血續寫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