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定日縣雨,崗嘎鎮陣雨
主線:定日縣恩巴村朋曲河邊
花費:餐飲50元,住宿54元,油80元,共計184元。
里程:導航記錄為67.5公里,自由騎行未計入。
一夜狂風暴雨,在珠穆朗瑪廣場四面通透的涼亭里“膽戰心驚”,幸好裝備都經受住了考驗,清晨起床,趁小雨的時候航拍一圈,雖然沒能看見珠峰的偉岸,但定日縣四周云霧繚繞的山色,以及干凈濕潤的建筑群,還是讓人情不自禁地暗贊一聲:真漂亮!
有趣的是,在環繞拍攝協格爾金剛山(亦稱孜加山)時,離曲德寺不遠,一片巨大的長方形“鏡面”突然映入眼簾。通過航拍視角稍作觀察,這面“鏡子”顯然是個水庫,四周盡是郁郁蔥蔥的農田。
等了兩個小時,雨水不見停,反而越來越大,于是咬咬牙冒雨出發,先在縣城里路邊隨便找了家面館,算是提前把中飯提前解決了,然后便向神往已久的珠峰大本營前進。
進入藏區以后你會發現,這里的大部分湖泊都被稱為“措”,而河流則被稱為“曲”。從聶拉木縣返程后,我的目標是獨庫公路,所以必然會經過216、219、318國道的部分經典路段。在定日縣西邊20多公里處,我就邂逅了這條“朋曲”,并且被它四周的連綿綠意和荒涼交織的風景吸引,停下了腳步。
珠穆朗瑪峰傲然挺立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懷抱中,作為世界之巔,它不僅是攀登者的圣地,也是無數旅行者夢寐以求的打卡勝地。然而當我看到游客中心前“牢不可破”的伸縮門和一絲不茍嚴陣以待的保安,情不自禁地就決定“另辟蹊徑”,畢竟網上有不少走小路進珠峰大本營的攻略。
沿著318國道繼續前行,當一座孤零零的礫石山巒赫然出現在視野之中時,竟然頗有些“惺惺相惜”起來。有趣的中是眼前這座山還被當地人賦予了極富想象力的名字——“唐僧像形石”。奈何我左看右看了半天,也沒找到其最形象的一面。
珠峰腳下的崗嘎鎮有“老定日”之稱,是通往樟木口岸的必經之地,而這里曾經有捷徑能直達珠峰深處,但是當我慕名到此,卻從當地人那里得知,這條路線如今已然走不通嘍。失望之余,頓感身心疲憊,便決定在鎮子里稍作休整,畢竟前一晚沒休息好。
摩旅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
期間又抽空拍了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關帝廟”。參考相關資料,“關公”這個形象其實早在元代就已經與藏傳佛教發生接觸。比如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曾采納帝師八思巴建議,組織盛大的白傘蓋佛事活動“游皇城”,其中關公巡游便是重要的儀式環節。而這一莊嚴法會由八思巴所倡議,以藏傳佛教佛事儀軌為基礎,足以看出關公信仰與藏傳佛教的淵源之深厚。
注:這次長途摩旅為本人于2024年完成,起點浙江杭州,經安徽銅陵;湖北武漢、恩施;重慶;四川遂寧、雅安、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林芝、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地區;新疆和田、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庫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烏蘇、克拉瑪依、奎屯、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家渠、烏魯木齊、吐魯番;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東、甘肅張掖、蘭州、天水;陜西咸陽、商洛、河南南陽、信陽;安徽合肥;終點浙江杭州,總里程16575公里。因為沿途拍攝記錄的素材較多,又為了盡快開啟下一次行程,故而匆匆整理完畢,內容如果有些小瑕疵還望海涵,也權當是防偽標簽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