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中燦
通訊員 邵龍
6月29日上午,珞珈山清風徐來,20位身著素雅漢服的學員席地而坐,指尖輕撥琴弦,悠揚琴音自武漢大學牌坊下裊裊散開。這是武漢市武昌區老年大學與漢陽區老年大學的學員們,用一場“弦動珞珈山,古琴傳非遺”活動,讓千年琴韻與百年學府碰撞出奇妙回響。
“弦動珞珈山,古琴傳非遺”活動現場
眾人合奏的《苔》曲,源自九嶷派古琴傳承人陳耀山與弟子邵龍的聯袂創作。琴弦震顫間,既有苔蘚般堅韌生長的細膩意趣,更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豪邁胸懷。樂聲在珞珈山的蔥蘢綠意中流轉,仿佛訴說著傳統文化的生生不息。
書法家張家厚揮毫而就
琴聲未落,書法家張家厚已揮毫而就。“逐夢”二字力透紙背,飽含對武漢大學作為“學子逐夢之地”的由衷贊嘆。墨香與琴韻交相輝映,暈染出厚重的文化底色。
篆刻家岳傳喜執刀向石
另一側,篆刻家岳傳喜執刀向石,兩枚印章漸顯神采。刀鋒起落間,非遺技藝的剛勁與時代主題的熾熱完美交融,為活動更添幾分喜慶莊重。
“爺爺奶奶們的琴聲里,好像藏著好多故事!”武大一附小五年級學生顧北辰的眼中滿是興奮
“爺爺奶奶們的琴聲里,好像藏著好多故事!”武大一附小五年級學生顧北辰的眼中滿是興奮。他說:“以后我也要學一點古琴,把這些好聽的聲音、有用的精神傳下去。”
當古老琴音遇見青春校園,當銀發牽手稚氣孩童,這場非遺之約,早已超越了一次簡單的展演,它是文化傳承的接力,更是生生不息的非遺見證。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