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以鋼琴展演為契機,進一步做大鋼琴產業、做優鋼琴文化,并主辦了2024中國音樂小金鐘——長江鋼琴第四屆全國鋼琴展演活動。圖為2024中國音樂小金鐘——長江鋼琴第四屆全國鋼琴展演開幕式音樂會上,鋼琴家們現場彈奏,帶領觀眾一起感受音樂的力量與美好。
嚴曉冬攝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長江江畔的柏斯音樂集團宜昌鋼琴生產基地是世界三大鋼琴生產基地之一,年產鋼琴7萬多架。
柏斯音樂集團供圖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柏斯音樂集團三角鋼琴生產基地的生產車間里,早已響起木材切割的精準節奏與琴弦調試的清脆聲響。在這里,每1分鐘就能生產出1架鋼琴,全球每7架鋼琴中就有1架“宜昌造”。
回顧宜昌市鋼琴產業的發展歷程,宛如聆聽一曲婉轉動聽的交響樂,既有激昂奮進的旋律,也有細膩動人的音符。從寂寂無名到驚艷世界,宜昌這座長江之畔的城市,究竟如何用一架琴,在全球樂器版圖上奏出屬于自己的強音?
產業扎根
沃土間蓬勃生長
宜昌市的鋼琴產業崛起于一次成功的招商引資,故事要從20多年前說起。
1999年至2001年,經過12次接觸洽談,香港柏斯音樂集團總裁吳天延、吳雅玲被宜昌的城市魅力和發展潛力所吸引,決定在此設廠,建立內地規模最大的鋼琴生產基地。這一決策猶如在宜昌這片土地上播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開啟了鋼琴產業蓬勃發展的序幕。
吳天延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宜昌有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為鋼琴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地處中部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又讓材料和產品運輸十分便利。此外,宜昌市就業人口相對穩定,人們做事踏實認真的特質與鋼琴產業對工人素養的要求非常吻合。”
二十余年間,宜昌市的鋼琴產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如今,這里建起了三角鋼琴生產基地、立式鋼琴生產基地、鋼琴零部件生產基地、鋼琴弦列板精鑄基地等多個專業生產基地,廠房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鋼琴產品線也已形成包含三角鋼琴、立式鋼琴等多種型號,能夠滿足音樂會、教學、家庭等各種演奏需求的龐大產品體系。
宜昌金寶樂器制造有限公司作為柏斯音樂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在宜昌市鋼琴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數據顯示,該公司年產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7萬—8萬臺,占全球鋼琴產量的1/7,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全國鋼琴銷售市場的1/5;在滿負荷運行狀態下,最高日產量可超500架,平均1分鐘就能生產1架鋼琴。
除了產量龐大,柏斯音樂集團的鋼琴銷售網絡更是覆蓋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份額,還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廣泛認可,已然成為中國鋼琴產業走向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
品質為基
鑄造民族品牌
2009年對于宜昌市的鋼琴產業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球首個以漢字為鋼琴注冊商標的“長江”牌鋼琴在宜昌市研制成功并批量生產。
柏斯音樂集團生產的第一代九尺三角鋼琴,代表著“長江”鋼琴的正式誕生。“我們選擇‘長江’為其命名,并臨摹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長征時期所寫的‘長’‘江’二字作為品牌標志,使‘長江’鋼琴具有更加鮮明的民族特征,這是中國鋼琴生產企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長江’鋼琴也是首個登上國際大型音樂賽事舞臺的中國鋼琴品牌。”吳天延回憶道。
為了打造世界一流品質的鋼琴,柏斯音樂集團可謂煞費苦心。公司聘請了20多位外籍鋼琴專家常駐宜昌,深度參與鋼琴生產的全過程。這些專家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為提升宜昌鋼琴的品質注入了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確保每一架鋼琴都能達到國際頂尖品質。
在鋼琴生產原材料的選擇上,柏斯音樂集團也展現出非凡的決心和魄力。為確保原料的優質性,公司遠渡重洋,在海外采購樹齡200年至500年的木材,極大地保障了鋼琴生產原料的優質度,也使柏斯音樂集團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原木及木材加工基地的鋼琴生產廠家。
在生產工藝上,為保證鋼琴的音色,“長江”鋼琴采用傳統的榫卯連接工藝,減少金屬件的連接,避免聲音在傳遞過程中因金屬介質導致音色受損;同時鋼琴木構件榫卯緊密咬合,保證了彈奏時的音色穩定。傳承千年的非遺技藝與現代鋼琴制造產業“親密接觸”后發生了奇妙的蝶變效應,為“長江”鋼琴烙上了深刻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音色是一臺鋼琴的靈魂,整音是制作鋼琴的核心技術之一。整音師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整架鋼琴的品質。”吳天延坦言。
因此,柏斯音樂集團在整音師的選拔聘任上極其嚴苛。對于新入職的整音師,公司會安排半年培訓,培訓完進入為期一年的實習期,合格的整音師還會被派往德國、奧地利、日本等鋼琴制造強國學習深造。
吳天延介紹,目前,從事“長江”鋼琴生產制造的整音師里,大部分工齡都超過十年。這些擁有豐富經驗和精湛業務能力的“寶藏級”整音師成為“長江”鋼琴高質量音色品質的保障,也成為“宜昌造”鋼琴走向世界的底氣。
正因有了高技術、嚴要求的制造生態,所以“長江”鋼琴自誕生以來便不斷閃耀在一個個國際舞臺。2014年,“長江”鋼琴入選“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賽場用琴,一舉打破了國際專業賽事用琴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的格局,成為中國首個登上國際賽事舞臺的民族鋼琴品牌。此后,“長江”鋼琴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被指定為世界三大頂級古典音樂賽事之一“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專業用琴。這也是這一賽事創立61年來,首次出現中國鋼琴的身影。
“長江”鋼琴憑借卓越的品質,通過一次次在重大演出和權威賽事中的出色表現,創下多個中國鋼琴發展的里程碑事件,逐漸在世界舞臺上站穩腳跟,成為宜昌市鋼琴產業的金字招牌和中國鋼琴產業的驕傲,更為中國鋼琴品牌走向世界貢獻了“宜昌力量”。
文化賦能
聆聽“長江”躍動聲音
2024年,盡管受國際市場大環境影響,宜昌市的鋼琴產量略有下降,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仍比上年增長8.2%。鋼琴產業在宜昌市的工業經濟中仍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宜昌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鋼琴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極大地促進了音樂文化的繁榮,實現了產業與文化、工業制造與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
走進三峽國際機場、宜昌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以及碼頭、游輪、商場、學校、社區等集散地,一架常設的“長江”鋼琴觸手可及,市民、游客指尖流動的音符,時刻彰顯著這座城市的“音樂氣質”。
近年來,宜昌市持續開展主題鋼琴音樂會、高校鋼琴教師交流、草坪音樂節、社區音樂會等音樂文化活動,讓鋼琴文化浸潤城市肌理。
自2011年起,宜昌市連續舉辦9屆的長江鋼琴音樂節,成為中國鋼琴界的一大盛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鋼琴演奏家和音樂愛好者參與。李名強、石叔誠等國內外鋼琴名家受邀走進宜昌,與音樂愛好者零距離交流,普及鋼琴知識、傳播音樂文化。
2024中國音樂小金鐘——長江鋼琴第四屆全國鋼琴展演花落宜昌,數十位鋼琴名家、400余名專業選手在這里同臺競技、相互切磋、激烈角逐,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帶來十多場高水準鋼琴音樂會,使宜昌市成為全國音樂愛好者交流盛地,音樂會也成為世界了解宜昌的重要窗口。
在“鋼琴進社區、進校園”活動中,鋼琴公益課堂覆蓋城區40多個社區,開設教學班102個,上千名社區居民完成16992課時公益教學,高雅藝術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宜昌市各中小學及大中專院校也紛紛開設鋼琴課,擁有專兼職老師3269人,鋼琴琴童約3.5萬人;市民擁有鋼琴量近5萬臺,鋼琴教育培訓機構130余家,從業人員近5000人。目前,宜昌市“鋼琴人口”已突破10萬人,逐漸成為全國鋼琴學習普及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鋼琴文化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宜昌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還帶動宜昌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據統計,鋼琴音樂節舉辦期間,宜昌市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實現顯著增長,鋼琴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效應日益凸顯。
從木材加工、零部件制造,到鋼琴銷售、音樂教育培訓,再到文旅融合、城市品牌塑造,宜昌用一架琴帶動一個產業、激活一座城市。宜昌,這座長江之畔的璀璨明珠,正在方寸黑白琴鍵之上,彈奏出享譽世界的新時代“長江之歌”。
■中國城市報記者 鞏 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