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發(fā)燙發(fā)、懶得刷牙、長期高壓……你以為都是小問題?這些習慣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習慣,正在悄悄摧毀身體的免疫防線,長期累積可能成為癌癥的“推手”。現在知道還不晚,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別給癌癥任何可乘之機!
健康時報圖
1. 每天一杯甜飲料,口腔癌風險飆升
你以為甜飲料只是解饞的“小甜水”?錯!那些潛伏在飲料里的“甜蜜陷阱”,正在你的口腔里埋下致癌地雷。
2025年3月,《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旗下子刊《耳鼻喉科-頭頸外科》上發(fā)表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否吸煙或飲酒,較高的含糖飲料攝入量都與口腔癌風險大幅增加相關,與很少飲用相比,每天飲用≥1杯,患口腔癌的風險增加4.87倍。
數據顯示,較高的含糖飲料攝入量與口腔癌風險增加顯著相關,與每月飲用少于1杯(1杯約為240毫升)的參與者相比,每天飲用≥1杯的人,患口腔癌的風險高4.87倍,每10萬人中多出3例口腔癌病例。
2. 頻繁染發(fā)拉發(fā),子宮癌風險悄悄增加
你以為變美只是發(fā)梢的事?研究警告:頻繁染發(fā)燙發(fā),致癌化學物正在悄悄攻擊你的身體!
2022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發(fā)布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使用化學直發(fā)產品的女性,患子宮癌的風險更高。
數據顯示,頻繁使用頭發(fā)拉直產品(在過去1年里超過4次)的女性,患子宮癌的可能性是不使用該產品的女性的兩倍多。
研究人員表示,在直發(fā)劑中發(fā)現的幾種化學物質,如對羥基苯甲酸酯、雙酚A、金屬和甲醛,可能會增加子宮癌風險。
3. 每天刷牙不認真,增加胰腺癌風險
癌癥讓人談之色變,也許對于一部分人而言,得癌就是因為沒有認真刷牙。
2022年,中國慢病前瞻性研究對51萬余國人的一項分析提示,口腔衛(wèi)生差增加癌癥風險,尤其是消化系統(tǒng)癌癥風險。與經常刷牙的人相比,很少或不刷牙的人得癌癥的概率高8%,死亡風險也高10%。
對于特定部位的癌癥而言,口腔衛(wèi)生差,增加10%的胃癌風險,19%的食道癌風險,29%的食道癌死亡風險,18%的肝癌風險和20%的肝癌死亡風險。
為何口腔衛(wèi)生差會增加癌癥風險?研究指出,口腔細菌會直接或間接介導牙周疾病,引起慢性炎癥,促進細胞增殖及DNA改變,激活癌癥相關基因,增加腫瘤血液供應。
4. 經常吃腌制菜,增加消化道癌癥風險
你以為只是簡單的開胃小菜?其實,那些藏在咸菜、泡菜里的“隱形殺手”,正在消化道里埋下癌癥種子。
2023年,《BMC醫(yī)學》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吃腌制菜的人,會顯著升高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和消化道癌癥(尤其是食道癌)死亡率。
研究納入來自中國10個不同地區(qū)的年齡在30~79歲的44多萬名無慢性病的居民。平均隨訪了10年。
分析發(fā)現,與不吃腌菜的人相比,常吃腌菜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7%、出血性腦卒中死亡風險增加15%,食管癌死亡風險高45%。
為什么經常吃腌菜會增加癌癥風險?腌制菜大多數都偏咸,長期高鹽飲食會損傷胃黏膜和食管黏膜,導致慢性炎癥,增加細胞癌變風險;而亞硝酸鹽可與胃中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胺類反應生成具有極強致畸性、致癌性的亞硝胺等。
健康時報圖
5. 肥胖不控制身材,12種癌癥找上門
身材肥胖,你以為只是體型問題?錯!身上的每一斤贅肉,可能都在為癌細胞投喂營養(yǎng)!
2024年,北京同仁醫(yī)院楊金奎等發(fā)布的研究表明,國人患與肥胖有關的癌癥發(fā)病率增長迅猛,而且主要在50歲以下的人群。
數據顯示,這項研究涉及的65萬多例癌癥病例中,超過48%的患者與肥胖有關。其中,12種肥胖相關癌癥的發(fā)病率,每年增加3.6%。更重要的是,25歲到29歲的人群中,肥胖相關的癌癥發(fā)病率增加了15.28%!
預計在2021~2031年,在結腸直腸癌、乳腺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癌和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發(fā)病率會分別增加66%、33%、122%、16%、56%和12%。
6. 長期焦慮壓力大,會關閉抗癌基因
精神壓力大、長期焦慮……你的每一個壓力瞬間,都可能正在“關閉”體內的抗癌基因,成為癌癥的隱形推手。
2025年5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在《自然細胞生物學》發(fā)表的研究指出,精神壓力竟會關閉抗癌基因,促進瘤內神經生長,助力癌癥進展。
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做了實驗,發(fā)現疼痛、束縛或者長期的精神壓力,都會讓交感神經釋放一種叫去甲腎上腺素的物質。這會抑制胰腺癌細胞里一種表達,導致癌細胞里RNA水平升高。這些RNA會被腫瘤環(huán)境里的神經吸收,從而促進神經生長,加速胰腺癌的發(fā)展。
結果顯示,這三種壓力形式都會加快胰腺癌的發(fā)展。具體表現為腫瘤變大、癌細胞增多,神經支配也加強了。
7. 習慣用一次性杯子,致癌物悄悄釋放
你以為每日愜意地泡上一杯茶或咖啡,是在為健康加分?實則可能正將數億顆微塑料一飲而盡!
2022年發(fā)布在《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用一次性紙杯裝熱飲,竟釋放數萬個微塑料顆粒!
研究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成分的塑料制品為樣本,探討微塑料的釋放情況。這種成分一般作為一次性熱飲杯的內襯塑料薄膜。研究發(fā)現,用這種一次性熱飲杯裝100℃的開水,靜置20分鐘后,杯子會釋放大量的塑料顆粒。具體而言,每升水中含有高達數萬億的塑料顆粒。
也就是說,如果用這種杯子喝500毫升的熱咖啡或熱奶茶時,可能將有5千億個塑料顆粒被喝進體內。
2024年,《有害材料雜志》發(fā)表的研究明確指出,微塑料能夠侵入骨髓,或成為引發(fā)血液腫瘤的重要誘因。
8. 長期在二手煙環(huán)境,癌癥風險翻倍
你以為不吸煙就安全了?錯!每天呼吸的空氣中,可能藏著跟一手煙一樣致命的威脅。丈夫的煙味、麻將館的霧霾、辦公室飄來的焦油……這些無形殺手正將致癌物注入身體!
2021年,BMJ旗下子刊Tobacco Control發(fā)表的研究指出,與未接觸二手煙的人相比,那些接觸二手煙的人,患口腔癌的風險可能會高出51%,而如果接觸二手煙的時間超過10年或15年,風險將增加一倍。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張海2025年在醫(yī)院微信公號刊文解釋,二手煙中含有數百種已知有毒或致癌的化學物質,其中至少有69種致癌物,可損害遺傳物質和干擾細胞正常分裂,破壞機體的免疫功能,引起癌癥和畸形的發(fā)生。
即使短時間暴露于二手煙中,健康也會受到損害。排風扇、空調等通風裝置均無法避免非吸煙者吸入二手煙,尤其在棋牌室等封閉的環(huán)境中,二手煙的危害更顯著。
關愛自身健康,遠離二手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