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有些事你明明沒當回事,但它就在背后悄悄折騰你。腸炎就是其中一個。剛開始也許就是肚子咕咕叫、偶爾拉肚子,或者飯后總感覺不太對勁兒。有人以為是吃壞了東西,有人覺得就是上了年紀腸胃差點兒,也有人一忍再忍,想著熬一熬就過去了。但真的過得去嗎?
別小看這個“老毛病”,不少人因為反復發作搞得心力交瘁。肚子一疼,去哪兒都不踏實;拉個肚子,出門都得找好廁所;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上班提不起勁兒,哪還有心思管家里那一攤子事。更別說遇上飯局,別人大口吃肉喝酒,你只能小心翼翼抿兩口白粥。這種“被生活嫌棄”的感覺,說不難受是假的。
問題是,這種不舒服拖著拖著,不知不覺就變得嚴重了。有人治療了好幾年,吃藥換了一輪又一輪,打針、灌腸、調理,中藥西藥都試了,錢包瘦了,人也沒見好多少。有時剛好一點,換個季節、吃頓刺激點的,又開始折騰。說實話,真不是不配合醫生,也不是不積極治療,只是那種治了又犯的感覺,實在太讓人心灰意冷。
每次復查,醫生還說沒啥大問題,“就是慢性炎癥”“控制著別加重”。可明明肚子天天不安分,怎么就成了“沒問題”?很多人心里都有疑問,也有火氣,卻不知道該跟誰講。
有些中老年人更是焦慮。年紀大了,身體本來就不比年輕人扛折騰,三天兩頭腸道出問題,整個人也沒了精神。更可怕的是,大家都聽說過,腸炎拖久了會變成癌,可又不清楚哪種是真的危險,哪種還可以慢慢調理。這種“不知道到底怕不怕”的狀態,比病本身還煎熬。
有些腸炎真不能拖,尤其是這三種:
一、潰瘍性結腸炎:不是拉肚子這么簡單
說到腸炎,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拉肚子”,但潰瘍性結腸炎可不只是“腸胃不好”這么簡單。這種疾病并非靠吃些清淡食物、休息兩日便可痊愈的。
它是個慢性的,粘上你了就甩不掉。反復腹瀉、便血,嚴重的還會出現貧血、乏力,甚至體重直線下降。最煩人的是,它發作時你根本沒法正常生活。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分鐘它會不會突然發作,也不敢吃稍微刺激點的東西,日子就像踩在玻璃渣上,哪天疼哪天停,全看它心情。
關鍵在于,腸道炎癥若長期存續且未能得到有效管控,著實存在癌變風險。有些人一開始只是覺得“脾胃虛”,一查才發現腸道黏膜已經出現病變,那時候再后悔都晚了。
二、克羅恩病:誤以為是“胃不好”的陷阱
很多人把克羅恩病當成“消化不良”或者“胃炎”來對待,因為它的癥狀太像了:腹痛、腹瀉、消瘦、食欲差,甚至還會發燒。可這個病的麻煩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的腸炎。
它能夠對整個消化道產生影響,從口腔直至肛門皆不會被放過。最糟糕的是,它屬于一種免疫性的炎癥疾病,不是吃點止瀉藥或者抗生素就能擺平的。有些人跑了好幾家醫院,做了各種檢查才確診,前前后后折騰一年半載,精力和金錢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治療上也不容易,很多藥是長期吃的,有副作用還貴。你想停藥吧,又怕病情反彈;不停藥吧,身體老是出狀況,副作用又頂得你喘不過氣。有時候真的是左右為難。
三、慢性腸炎:最容易被忽視卻最拖人的病
慢性腸炎聽起來沒那么嚇人,但其實才是最容易讓人“拖出事兒”的一種。它不像前兩種那么明顯,沒有那么多“急癥”,可問題就在于它的隱蔽性。
很多人明明常年腹脹、排便不規律、肚子總咕咕響,也不覺得是啥大事。等到真查出來問題了,才發現已經發展了好幾年。有的人甚至已經出現了腸道結構的改變,腸壁增厚、功能紊亂,卻從來沒當回事。
此類病癥由長期慢性刺激所致,腸道黏膜受其影響,反復發炎、修復,因而容易形成息肉與潰瘍。如果再碰上生活不規律、飲食刺激,那點火苗可能就成了火災。
說到底,腸炎最怕的不是病情多嚴重,而是你一直忽視它。很多中老年人都習慣了“忍一忍就過去”的思維,覺得上年紀了哪兒都不舒服,忍著忍著就過去了。可腸子不是你想忍它就不發火的主。真出了問題,吃不下、睡不好,人整天沒精神,影響的可不是自己,還有家人。更別說等發展成癌,那就是一家人的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