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殲-20雷達探測距離1000公里,絕對五代機王者。《南華早報》多家媒體對中國殲-20飛機雷達改進技術進行了報道,新的半導體材料又試驗成功,像之前美國F-22包括F-35用的這種氮化鎵雷達,而且擊穿的電壓相對較低,但中國用了碳化硅,而且擊穿的電壓是之前傳統有源相控這種雷達的幾倍,所以耐壓程度高意味著可以加更高的電壓探測更遠的距離。
目前我們國家殲-20有源相控雷達探測距離300到400公里,如果使用了擊穿指數更高的半導體材料,在更高電壓的催動下,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000公里,也說明目前殲-20的“眼睛”絕對是全球最明亮的,可以把現在的低慢小目標,包括F-22、F-35盡收眼底。
按照目前殲-20的基本作戰性能,S型雙座型在發展。如果雷達技術出現重大變化,探測距離從之前的300-400公里一下躍升到1000公里,這樣我們對美國包括全球五代機的絕對優勢將會快速建立,想象如果上千公里的探測距離,憑借目前我們正在研制的霹靂-17導彈和霹靂-21導彈,500到1000公里射程,對這類目標的空中優勢非常明顯。
所以目前美國兩種所謂的五代機,無論是雷達探測距離,包括武器裝備的攜載量,以及超遠程空空導彈技術都嚴重落后。
在“5·7”空戰中,我們用10年前的霹靂-15出口版本,已經取得了對歐洲頂級“陣風”的絕對優勢。“5·7”空戰之后,中國戰斗機的雷達技術,包括導彈技術有了新的發展新的變化。
現在我們的目標已經發生了轉變,像歐洲幻影-2000包括“陣風”戰機早已不是對手,關鍵是我們目前依然把全球最先進的五代機,美國的兩種五代機當成目標,當成超越的模式,所以現在看雷達技術的發展變化,雙座型的快速部署以及超遠程空空導彈三項技術的快速發展,都讓我們在空中建立了絕對的優勢。
所以下一步有人預測殲-20產量可不光是三五百架,最終要達到1000架,如果真的出現了雷達探測1000公里,產量裝備數量達到1000架,那么殲-20在全球五代機中占據非常穩固的位置,即使是全球六代機快速發展變化,完全可以通過六代機技術向五代機技術的轉變,通過對殲-20進行技術升級換代,也能夠確保絕對的空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