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蔡瀾去世的第三天,項立剛歷數蔡瀾“三宗罪”,瞬間把吹捧他的文化人,脊梁骨戳得生疼!
項立剛說:
蔡瀾一去世,網上感覺自己有點文化的人,都出來悼亡。
主要原因是:文人對“死”這個字,特別興奮,而且能借機展現自己的文化本性。
但在項立剛看來,蔡瀾除了“才子”的頭銜響當當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非是他的私生活。
按照項立剛的觀察,人們對蔡瀾的關注點大體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情欲。二是口腹之欲。
公開資料顯示:蔡瀾對自己濫情這件事從來都不避諱。他曾公開對著媒體說:
我從14歲那年就有了女朋友,然后一年換一個,不過分吧?
在蔡瀾身上,真實演繹了什么叫“女人如有衣服”,不新鮮了就換。
正是有了這個理念,所以蔡瀾的一生中,大概有60多個女友。
這是很多男人做夢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此外,不缺錢的蔡瀾還很會吃。
精致,什么都敢于嘗試,成為他享受美食的標準。
同時,這也是蔡瀾在尋找陪伴自己的女人時的一個標準。
蔡瀾認為,一個女人應該不挑食,什么樣的新鮮食物都敢吃,不管它是否肥膩,這是好女人的標準之一。
但在項立剛看來,蔡瀾對美食,并沒什么深入研究。
他最擅長的,就是花點大錢,然后擺出點花架子。
之所以蔡瀾被認為是會吃的人,主要在于外界對他的吹捧。
那么,在項立剛的眼中,蔡瀾到底有哪些“罪”呢?
一宗罪:生性薄涼,缺乏責任感。
作為名人,項立剛不與親戚往來,經常換女友,住在酒店,讓很多人伺候。
這是蔡瀾的生活,也是他缺少責任,生性薄涼的一種表現。
二宗罪:用低爛手段撈錢,然后洗白包裝成文人。
在項立剛看來,蔡瀾之所以能圈住那么多女人,重點就在于他有錢,那些女性從他身上有得撈。
而蔡瀾之所以有錢,就在于會包裝。
他用低爛的手段撈到錢,然后再洗白,把自己包裝成文化人。
回顧蔡瀾的發財路,還要從他創辦的“大路電影公司”說起。
這也是蔡瀾實現資本原始積累的出發點。
而這家公司,專注于制作三級片。
什么《聊齋艷譚》《燈草和尚》《女機械人》等,都出自這家公司。
蔡瀾也正是從此開始發家致富。
在此期間,知名影星陳寶蓮就是在母親的脅迫下簽約了《燈草和尚》。
蔡瀾正是該片的監制。
他利用合同不斷給陳寶蓮施壓,親自指導陳寶蓮如何賣弄風騷。
受此影響,陳寶蓮的生命陷入一團黑暗。
29歲時,她選擇跳樓自殺。
但那是90年代的香港,那個時代過去了,陳寶蓮的事也被很多人淡忘了。
如今看著蔡瀾去世的消息,那些曾經被蔡瀾摟過抱過的女性,紛紛懷著各種心思拋出合影,
更是讓項立剛無法理解,這為什么會被認為是一種可以炫耀的榮耀?
項立剛說,對有錢人來說,洗白包裝人設變得很容易。
經過一小撮文人的互相吹捧,再度貼上精致、才子和文化的標簽后的蔡瀾,搖身一變成為了人人稱贊的文人。
他灑脫的生活和極致的炒作,背后隱藏著很多女孩的淚水。
三宗罪:有悖中華民族發展的精神核心。
在項立剛看來,中華民族的發展離不開精神核心。
即對美食的追求,及對“以國為先”的人生向往。
總結起來就是兩大要義:
一是安身、二是立命。
身為中國人,就要有“國之發展,匹夫有責”的態度。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顯然,蔡瀾作為頗具影響力的才子,他的人生態度和一生追求,完全脫離了一個名人該有的社會責任,全部集中在如何自我享樂上。
美食也是。
而蔡瀾在回網友問“先生,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時”時,卻說:
回答過多次,吃吃喝喝!
這顯然與項立剛的“為人”理解嚴重不符。
實際上,早在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注冊個人賬號一天漲粉一千萬時,項立剛就曾公開炮轟:
這不是知識的力量,這是炒作的力量。
項立剛曾公開表態:
那些把韋東奕稱為“韋神”的人,一般治理水平都較低。
如今,在銅鑼灣街頭的商場外墻上,還懸掛著蔡瀾的巨幅書法,上面寫著:
守護文化根脈。
蔡瀾的助理也在回應外界對蔡瀾遺囑分配的關注時,也硬核回應,總結成四個大字:
關你屁事!
再看項立剛歷數蔡瀾“三宗罪”,瞬間把吹捧他的文化人,脊梁骨戳得生疼!
關于項立剛對蔡瀾的質疑,你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你讀過蔡瀾的作品嗎?
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么?蔡瀾的一生值得標榜和追捧嗎?
信源:立剛科技觀察,綜合網絡,無不良引導,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