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有多自私,有多涼薄,他們向索問父母索取的時候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覺得父母如果滿足不了自己,就不應該把自己生下來。
難怪海南17歲女孩在朋友圈留下這句話,“生是欲,養是德,托舉才是恩!”
在孩子覺得,父母既然生了他們,父母就應該無條件的滿足他們的欲望,要不然為什么要生他們呢?你養都養不起,你為什么要生孩子呢?那還不是你們的一時沖動的后果嗎?
女孩高考結束后向父親索要5000元,要和同學出去旅游,因為女孩她們同學都想著一起出去旅游,所以女孩不想成為那個另類,于是問父親要旅游經費。
女孩的父親回應道,過兩個月你就要開學,需要不少錢,你的學費,你的生活費,還買一些生活物資,都需要錢,最少也得要萬把塊,但你老父親我一個月只賺6000塊,你開學的費用最起碼要兩個月的工資全才能搞定。
當女孩父親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這女兒不僅沒有反思,而且回懟父親:你沒錢,你為啥要生我呢?你養不起我,你為啥要生我呢?沒錢你就別養呀!
很多的家長都在評論區評論,女孩太沒有家教,之所以會這樣懟父親,是因為父母沒有教育好,平時太寵了,總是由著孩子,當被拒絕的時候,孩子就會不高興。
其實也不是父母不教育,現在孩子接觸的環境太復雜了,孩子們在網上有各種的群,有各種的社交圈子,他們都會接觸到這一類的思想,很容易被洗腦。
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尊重,足夠好的父母不是永遠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允許孩子面對挫折,讓孩子逐步建立應對挑戰和調解情緒能力。
如果總是用愛包裹住所有的不適和痛苦,那就不會成長,過分尊重孩子的感受,是對成長的溫柔綁架。所以,有些時候該拒絕的還得該拒絕孩子,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高考結束后,她就是一名成年人,應該學會幫家里分擔,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身為家長,不要一味的保護孩子就是愛孩子,一味的保護只會讓孩子更加的脆弱,溫柔不是縱容,而是教會孩子玩要堅強,有些眼淚該擦干,有些坎必須讓孩子自己過。因為父母不可能永遠保護她一輩子,不可能為孩子撐一輩子的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