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帖子,一些人希望大家伙等等再買車,理由是固態電池將會在2027年量產上市。到那時可直接換成裝有固態電池的車型,以后沒有了續航里程焦慮以及自燃的危險。
我看很多人相信了他們的話,也有人在評論區中表示,固態電池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沖向世界的最大法寶,好像固態電池出來后就可解決一切問題一樣。
那么實際上,真的會如此嗎?接下來別失望。
我們先分析一下固態電池的價格。目前全固態電池的材料成本大約為2元/wh,是液態電池的四倍。
以100kwh的電池包為例,僅僅材料成本就達到20萬元,遠遠超過當前主流電動車電池成本。
固態電池為什么很難產?就是因為它制造極為困難。硫化物電解質需要惰性氣體環境生產,氧化物路線依賴高溫燒結,而且良品率還不到50%。
請問這樣的固態電池價格,有沒有可能降到老百姓能夠接受的程度。
所以,就算固態電池真于2026年上線,車企也絕對不會將其搭載在平民車型上,恐怕只有50萬元以上的車型才會搭載。
我們樂觀估計一下,如果國家通過補貼規模效應和未來的技術優化,比如電解質成本降到每公斤500元的話,或許車企會在終端車型中推出含有固態電池的產品。
但如果保守估計的話,大多數企業如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量產都集中在2027年,2026年是不可能出現規模化量產的,只能是小批量生產逐漸測試。而這時候,極可能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會出來搶鮮版本,但一定貴,給有錢人玩的。
所以我強烈建議,等等黨們還是不要等了。因為最起碼在三年之內對于價格非常敏感的等等黨是買不起帶有固態電池的車型的。
目前行業內普遍預測就是,固態電池的成本將在2033年和2025年的液態電池成本持平,到那時,含固態電池的車輛價格才會降到20萬元以內。
另外固態電池也不過是解決了續航里程和自燃的問題罷了,其他方面,并沒有大家伙想象中那樣神秘和強大。
如果是嫌續航里程太短,其實現在混動車型和增程式車型都相當不錯,絕大多數車輛都能達到上千公里的續航里程,更高的還能達到2000km。
有些車型還使用了快充技術,甚至像比亞迪那樣的直接來了個雙槍充電,達到了幾乎和加油站差不多的速度,真沒必要非要眼巴巴去等固態電池。
人們等待固態電池,我看還是覺得固態電池出來后,科技一下子就爆炸了。
可須知科技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任何妄圖挑戰這一規律的都必然會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