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和小伙伴們精心守護雪山,給游客帶來獨一無二的旅游體驗。受訪者供圖
在祁連山脈南麓的甘肅張掖肅南縣,海拔5118米的巴爾斯雪山巍然矗立。被當地人稱為“圣山”的這一冰川秘境,擁有“五世同峰”的垂直景觀帶——從3000米的森林草甸到5000米以上的永久冰川,冰舌下的湖泊如藍寶石鑲嵌其間。
當不少城市青年還在為“詩和遠方”困惑時,35歲的周建軍和小伙伴們已在這片雪山堅守5年,用青春見證著冰川從寂寂無名到成為“雪山打卡地”的蛻變。
告別油井:“雪山在夢里喊我回家”
清晨7點30分,巴爾斯雪山游客中心的玻璃窗上凝著薄霜。周建軍對著鏡子系沖鋒衣拉鏈,袖口露出半截淡色疤痕——那是去年背游客下山時被冰凌劃破的。“周哥,觀光車防滑鏈裝好了!”對講機里傳來年輕司機的聲音。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應急氧氣瓶,轉身走進晨霧中。
辦公桌上,泛黃的全家福里,18歲的周建軍穿著油田工裝站在玉門井架前,身后是望不到頭的戈壁。“那時候覺得,走出肅南就是闖世界。”他摩挲著相框說。
從小在肅南縣農村長大,18歲從技校畢業后,周建軍在塔里木油田過了5年“灰頭土臉”的日子。雙手被原油浸成深褐色,卻總在深夜夢見家鄉的雪山:“夢見自己躺在草甸上,看云從雪山頂飄過,像極了阿媽煮的酥油茶泡沫。”
2018年,巴爾斯雪山景區運營第二年,周建軍在手機上刷到游客拍的冰川視頻。“鏡頭里有人驚呼‘這是中國的瑞士’,我突然坐不住了——瑞士有雪山,可我們的雪山有經幡、有裕固族的傳說,為什么不能讓更多人看見呢?”他毅然辭去月薪過萬的油田工作,背著行李回到肅南。
牧民們圍坐在他家的火爐旁搖頭:“放著外面高工資的好日子不過,偏要回來喝雪山的風?”他只是笑:“你們聞聞這空氣,比油田的汽油味干凈多了。”
剛接手景區時,周建軍眼前只有幾條晃悠悠的木棧道、零星幾個蒙古包,全年游客不足萬人。他帶著20多人的團隊徒步丈量棧道,在海拔4000米處增設吸氧站:“有次背著設備上山,突然下雪,同行的姑娘哭著說‘以為要死在這兒’。我就想,必須讓每個來雪山的人都能安心看風景。”
為保護草甸,他們堅持用鏤空棧道,成本增加也在所不惜:“草甸是雪山的皮膚,咱們得輕手輕腳。”
“雪山是風景,也是咱的事業”
“周哥!山上有游客高反!”對講機的緊急呼叫劃破午后的寧靜。周建軍抓起急救包沖向觀光車。
20多分鐘后,他跪在棧道上為游客戴上氧氣面罩,輕聲說:“別慌,吸口氣,這是雪山給的‘見面禮’。”游客緩過神來,露出了會心的笑,指著遠處的冰川:“真沒想到,在這兒能看見‘固體的大海’。”
這樣的情況,周建軍每年要經歷幾次,每次遇到都被他快速及時、細致入微的救援及時化解。如今,他的辦公抽屜里整齊碼放著氧氣瓶、葡萄糖口服液,墻上掛著手繪的“高反急救路線圖”,每條線路都標著最近的避難所位置。
在景區員工眼里,周建軍是“關鍵時候頂得上的靠譜大哥”。午后的游客中心,楊洋抱著一堆漢服跑進來:“周哥!福建來的攝影團想拍冰川漢服,能調輛車嗎?”“沒問題,盡快安排!”周建軍答復道。
29歲的蘭州姑娘楊洋是周建軍“挖”來的寶貝——去年她在雪地里摔了3跤,爬起來先檢查相機,周建軍看在眼里,專門在冰川腳下搭了透明攝影棚:“年輕人的腦子活,咱們得給他們舞臺。”
楊洋的“雪山漢服”視頻爆火后,周建軍收到廈門教師林薇的留言:“周經理,能給學生們講講雪山的地質課嗎?” 他立刻回復:“隨時來,我帶你們去看冰川裂縫里的億年冰層。”
暮色浸染雪山時,周建軍沿著新修的“天梯”棧道巡查。每級臺階都要俯下身子仔細查看,松木在夕陽下散發的清香,飄滿了棧道。“完工后游客能走到海拔4800米,親手摸一摸冰川。”他喃喃地說。
傍晚時分,山風掠過經幡,發出細碎的響聲,遠處的星空帳篷亮起暖光,游客們的驚嘆聲混著溪流聲傳來——這是周建軍熟悉的雪山夜曲,比油田的機器轟鳴更讓他心安。
站在海拔4000米的觀景臺,周建軍默默望著圣山主峰在星空中沉默的輪廓,久久不愿離去。這個曾經的油田工人,如今的雪山守護者,終于明白自己為何而來——不是征服,而是守護。
“雪山是風景,也是咱的事業!要通過我們的守護,讓每一個走進雪山的人,都能聽見冰川與時光的私語。”當銀河漸次點亮天際,看雪山星空的游客正靜靜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時光。周建軍和年輕的小伙伴們才支起火鍋爐,一邊吃火鍋一邊盤點一天的工作,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在守護中綻放更多可能
周建軍如今的生活充滿了新意和活力。每天跟著不同的游客一起聊天,他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朋友圈也越來越大。
他還和一些游客保持著聯系。有人喜歡肅南草原上純天然無污染的牛羊肉,周建軍便會主動寄過去。有時對方給錢,周建軍卻不要,而是提議用羊肉換海鮮,讓對方寄些回來。“這種獨特的物物交換方式,十分有趣且有意義。”
周建軍心中有著更宏大的夢想。他想等景區再火一點后,在宣傳景區的同時,進一步推介家鄉的優質農特產品,“把特色產業和文旅結合起來,取得最大的效益,造福更多的人”。
為了擴大景區的知名度,他們也在不斷探索創新。這兩年來,他們邀請了一些肅南本土的樂隊,在雪山之巔開音樂會,唱當地的民歌,吸引了眾多游客。“大家沉浸在音樂與雪山的完美融合中,氛圍熱烈,游客們還情不自禁地參與其中,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周建軍說。
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滑翔傘項目已經落地,游客可以坐著滑翔傘從空中一覽大美巴爾斯雪山風光。他們還計劃建設通向雪山的索道,讓游客從山下坐索道直達海拔4000米的游客觀光平臺,節省體力的同時,也能從空中領略雪山的壯美。
“全國這樣的景區不多,雪山離高速公路只有30多公里,交通便利,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周建軍對巴爾斯雪山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楊洋在工作中也收獲了許多樂趣和感動。她喜歡動漫、二次元,今年看到雪山上的土撥鼠時,覺得特別親切、可愛,就像動漫電影《哪吒2》里的土撥鼠一樣。她把土撥鼠拍進作品里,深受游客喜愛。
楊洋還和一些游客建立了深度的聯系。有一次,她給一位游客發過去照片,本來只是簡單的跟拍,但游客看到照片后特別喜歡。之后,他們經常會聯系,還會分享各自在外地旅游的事情,“雖然身處人跡罕至的雪山,但通過和外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也收獲頗豐”。
“我想繼續在這邊待著,用自己的鏡頭展示巴爾斯之美,以后也有可能立足這里、面向全省,在整個甘肅做旅拍,讓更多的人看見西部的美好。”楊洋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