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野生菌,馬上要被游客采絕了。”7月1日晚,一篇講述大批量游客每日進入云南大理蒼山掠奪式采摘野生菌的帖文引發了熱議。據帖文中介紹,上蒼山采菌活動興起于2024年,起初是一些游客自發組成團隊,并聘請當地人擔任向導。
但是今年,“野生向導”們發現商機后,便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發帖攬客,6月份以來,上蒼山采菌子竟然成為到大理旅游“必打卡”項目,每天進入蒼山采菌子的游客數量保守估計都有上萬人。
更糟的是,有網友爆料,不少人直接扛著鐵耙上山,在樹林里“掘地三尺”地刨,森林地面的落葉層被反復刨開,這哪是采菌,分明是“挖地”!大家可別覺得這只是破壞了表面。真菌藏在地下的菌絲,被太陽一曬就死了。菌絲就像菌子的“媽”,媽都沒了,以后還長得出新菌子嗎?
可能有人會問,都這么嚴重了就沒人管管嗎?還真有。相關部門早就明確規定: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進入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禁止任何人進入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核心區。而且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說了,每個卡點都有人值守,違規進入核心區、緩沖區的,一抓到就罰款,起步價1000元以上。但問題是,面對高額罰款不少人還是鋌而走險。
不僅如此,蒼山地區氣候多變,山中多云霧,常年有雨,能見度很低,而且蒼山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是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山谷、懸崖、峭壁林立,幾乎無路可循。大量毫無野外經驗的游客一旦發生意外,誰該負責?領隊是賺夠傭金就跑,平臺賺足流量就撤,留下的只有生態傷痕和血淚教訓。
說真的,這種“賭命式”旅游,還要害多少人? 旅游想找點新鮮體驗沒錯,但是不能建立在破壞生態的基礎上。現在還想著去撿菌子的,趕緊停止盲目跟風吧,別讓蒼山的生態環境,淪為流量時代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