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素養沃土 賦能數教新程
——衡陽市船山實驗小學舉辦2025年市級小學數學教師培訓活動
6月27日至29日,由衡陽市教育局教師工作科、衡陽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主辦,衡陽市船山實驗小學、衡陽市全靈芝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承辦的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能力提升” 教師培訓活動,在衡陽市船山實驗小學順利舉行。來自衡陽市城區21所學校的170余名教師齊聚于此,通過專家講座、課例示范、互動研討等形式,共同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主持人田丹老師
▲主持人陽丹帆老師
▲主持人劉亞冰老師
開班儀式:高屋建瓴,指明方向
衡陽市“全靈芝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導師全靈芝和衡陽市船山實驗小學黨總支部書記劉梁生在開班儀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靈芝導師指出:“教育并非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教育星火的傳遞者,期待這三天的學習能讓思維的火花激烈碰撞。”
劉梁生書記則滿懷激情地為活動致辭:“舉辦此次培訓,旨在搭建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共同探尋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徑。希望廣大學員帶著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在觀摩中反思,在講座中深化,在分享中碰撞。”
課例示范:素養落地,精彩紛呈
6月27日上午,湯安琪老師執教《用字母表示數》,她巧妙地將代數符號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符號意識。
吳波老師執教《三國華容道》,她借助華容道這一情境啟發學生思維,通過棋局挑戰鍛煉學生的空間觀念與推理能力。
這兩堂課均充分體現了素養與知識的有機融合。
講座賦能:智言慧語,啟迪思考
《湖南教育》副主編李闖對兩堂展示課進行了精準點評,并帶來了題為《新時代數學課堂提質增效隨想》的講座。他從當下數學教學的痛點入手,指出一堂優質的數學課需要精準鎖定目標、設計流暢的教學流程、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及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他將理論與一線教學案例相結合,為教師們提供了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湖南教育》編輯馮琪老師帶來了題為《聚焦論文寫作,賦能專業成長》的講座。她首先詳細解讀了《湖南教育》的稿件錄用標準,并分享了辨別期刊的方法。接著,針對教師論文寫作方面的問題,馮老師圍繞“為何寫、寫什么、怎么寫”展開了深入講述。她強調,教師在進行論文寫作時,要提煉“課堂、學生、教材”這些關鍵詞,還結合具體實例傳授了選題和論證的技巧,為教師們的論文寫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
省教科院趙雄輝博士作了《讀懂教材,做實教學,搞點研究》的精彩講座。在講座中,他從三個方面深入解析了課堂教學提質的有效路徑:深挖教材邏輯以構建系統認知;夯實基礎以問題鏈驅動深度學習;探索個性教學模式以研促教。趙博士的分享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價值,為廣大教師精準把握教學核心、實現自身專業成長提供了清晰而明確的指引。
衡南縣譚子山聯合學校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夏海鷗以《幸福從心出發》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感悟。他緊密圍繞教育幸福的內核,從堅守熱愛、秉持崇高師德、實現自我成長、助力學生成才這四個方面展開講述,深入闡述了“四有”好老師的內涵。以自身經歷為引,生動詮釋了教育的真諦,為參會教師帶來了深刻的啟發與思考。
高新成章實驗學校的張洪波老師以《數智融合——AI 教學全場景實踐》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她詳細介紹了 DeepSeek、豆包、Kimi、即夢等 AI 工具的使用方法,還結合教學場景,分享了 AI 工具在教學設計、課件制作等環節的實踐應用,為教師開展智慧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衡陽市全靈芝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首席導師全靈芝作了題為《小學“文化數學”課堂教學主張與實踐建構》的講座。她從文化數學的內涵意蘊與建構立場入手,指出文化數學是育人與學科目標的必然要求,著重強調科學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等內容;同時,她還闡述了將文化數學融入生活、察古觀今等教學設計理念,為老師們打開了新的教學設計思路。
衡陽市全靈芝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的何冉老師給大家分享了《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探索》。她的分享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備實踐指導意義,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融合數學文化、創新課堂教學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衡陽市全靈芝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的凌霞老師帶來了題為《數學文化點亮童心課堂》的分享。她從四個維度揭秘教學實踐,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文化活力與思維深度。
衡陽市船山實驗小學劉梁生書記帶來了題為《“雙減”教育的當務之急》的講座。劉書記提出,落實“雙減”政策的關鍵在于提升課堂四十分鐘的質量,為此需要把好“五大關”:把好教師關,嚴控準入、強化培訓、轉變理念;把好備課關,推行多元備課方法;把好教法關,把握教學各環節適度原則;把好作業關,嚴控量與質、規范批改;把好課堂研究關,完善教研機制、內外協同。通過多措并舉,助力“雙減”目標順利落地。
張敏老師帶來了主題為《數學童話潤童心:喚醒數字世界的奇妙精靈》的分享,從三個方面展現了數學童話的魅力與價值。首先,闡述了數學童話融合知識與故事、激發想象力、建立情感聯結的獨特魅力;其次,分享了精選巧編、互動體驗、引導創作等實踐方法;最后,點明了數學童話在知識傳遞、思維發展、情感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此次分享助力孩子們在童話中愛上數學,開啟智慧探索之旅。
李小麗老師分享的是《“繪”見未來:數學點亮成長路——小學生涯規劃與數學繪本閱讀的融合》,為小學生涯規劃與數學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創新思路和實踐指引。
思維碰撞:分享交流,啟迪新思
培訓期間,教師們踴躍分享教學經驗與創新理念,不同觀點相互交鋒、融合,智慧的火花持續迸發,為小學數學教學開辟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
為期三天的“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能力提升” 教師培訓活動圓滿收官。開班儀式上,領導的殷切寄語飽含期許;課堂展示環節,創新實踐精彩紛呈;專家講座高屋建瓴,給予深度引領;一線教師傾囊相授,分享寶貴經驗。多元視角在此交織碰撞,為數學教育注入了澎湃動力。
衷心祝愿全體參訓教師帶著滿滿的收獲重返課堂,深耕素養培育的沃土,點燃教育的星星之火,攜手書寫衡陽小學數學教育的嶄新篇章!
來源:衡陽市船山實驗小學 梁瑞蓮 肖伊惠 梁敬敬
編輯:龍世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