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六君你好,女兒時不時就流鼻血,想著喝涼茶降降火,可沒過幾天,又流鼻血了,這到底咋回事兒?
“媽媽!我又流鼻血了!”
當孩子捂著鼻子驚慌失措地跑向你
你是否第一反應
“上火了,得喝涼茶降火”?
停停停~先別急
其實
大部分孩子反復流鼻血的“罪魁禍首”
可不是“上火”
真相是什么?又該如何應對?
且聽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孫悅奇副主任醫師一一解讀
在鼻腔里,有一塊“危險三角區”,醫學上稱為“利特爾區”。這個區域就像一張密布的微型血管網,血管不僅淺還特別豐富,就像薄薄的紙下面藏著彩色絲線。一旦鼻腔干燥,或者孩子用指甲經常摳鼻子,這層脆弱的鼻黏膜就像薄紙被戳破,出現破損,便會出現鼻出血。據現代醫學統計,90%以上的兒童鼻出血都發生在這個區域。
孫悅奇提醒,當出現流鼻血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讓孩子仰頭止血。但這個“經驗做法”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讓小朋友坐直,身體微微前傾,用手指捏住兩側鼻翼柔軟的部位,堅持10分鐘左右。
除了學會正確緊急止血,日常的鼻腔護理也至關重要:
※天氣干燥時,可以打開家里的加濕器,讓房間時刻保持濕潤;
※每天早晚用棉簽蘸取少量紅霉素軟膏或保濕凝膠,輕輕涂抹在孩子鼻腔前部,就像給鼻黏膜穿上一層隱形的“保濕衣”;
※定期修剪孩子的指甲,同時耐心和小朋友溝通,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保護鼻子”的小游戲~ 比如告訴他們“鼻子是個脆弱的小城堡,指甲小兵會把它破壞”,用充滿趣味的方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本文指導專家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孫悅奇 副主任醫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博士后,中山六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
學術任職:廣東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常委,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廣東省醫學會睡眠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青年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學分會鼻科學組秘書。
醫療專長: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工作10多年,擅長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過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畸形、兒童和成人鼾癥,如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上氣道阻塞性疾病等的內鏡微創手術治療;鼻咽癌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以及各種鼻腔鼻竇和顱底良惡性腫瘤的內鏡手術治療。代表性病例和手術演示、手術入路創新發表于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中國臨床案例數據庫、耳鼻喉資訊等雜志和公共媒體平臺。
科學研究:參與制定多個鼻科疾病診療的專家共識。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4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和面上資助等多項課題。代表性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Allergy、Rhinology,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等雜志。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三下午。
責任編輯:劉山青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樂虞瑩
終審:李文敏
審定發布:李漢榮
內容來源:中山六院
合作科室:健康教育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