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云實時收視峰值2.3%、優酷站內熱度破萬、微博熱搜200+的戰績,由張譯主演的《以法之名》憑借劇情和演技,在暑期檔眾多劇集競相爭艷的局面下,突出重圍,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
法治類型題材的電視劇,只要演員演技和劇情邏輯上不拉胯,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在同期片中殺出重圍。因為《以法之名》開播即引爆收視絕非偶然。
作為國內首部聚焦檢察機關“第十一檢察部” 的作品,該劇直接將鏡頭對準了司法系統的“刀刃向內”自查機制。
劇集以法庭上律師突然翻供,高喊“萬海無罪”;檢察官喬振興錄制認罪視頻后跳入冰河;匿名舉報信直指省檢察院高層腐敗。三條線索齊頭并進,瞬間將觀眾拉入司法迷局。在后續劇情推進中,節奏緊湊明快,法庭喊冤、檢察官墜樓等情節接連不斷,如同一記記重拳,讓觀眾應接不暇。
雖然前四集因多線敘事混亂(庭審、墜樓、家庭沖突頻繁切換)遭詬病,部分觀眾直言“像看懸疑片卻找不到鑰匙”。但后續案件的發展過程中充滿反轉,每一次看似接近真相,卻又峰回路轉,新的疑點和線索不斷涌現。例如,在調查某一關鍵證據時,原本看似確鑿的線索突然指向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這種反轉不僅增加了劇情的緊張刺激感,也讓觀眾在觀劇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斷猜測劇情的走向。
“敢拍程度拉滿”是多數觀眾的第一評價。該劇敢于直面司法腐敗這一敏感且現實的話題,將司法系統內部的黑暗面毫不避諱地展現出來,撕開了司法腐敗的遮羞布。這種對現實題材的深度挖掘和大膽呈現,滿足了觀眾對于真實、有深度內容的需求,使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不僅能享受到劇情帶來的刺激,還能引發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從而增強了劇集的吸引力和觀眾的認同感。
再說團隊制作上,該劇演員陣容堪稱“國劇頂配”。張譯、蔣欣、李光潔三足鼎立,王勁松、丁勇岱、馮嘉怡等老戲骨加持。
張譯作為該劇的核心主演,其精湛的演技一直以來都是品質的保障。他在劇中飾演的檢察官洪亮,被觀眾評價為演繹得細膩入微。
雖然張譯一直都在“警察”這個舒適圈沒有出來,但不可否認,即便類型相同,張譯卻能將每個角色都演出不一樣的特色。此次在《以法之名》中,他對洪亮這一角色的詮釋,既有職場 “老油條” 的表象,又在細微之處展現出內心對正義的堅守,讓觀眾看到了角色的復雜性與多面性。其中,微表情管理(如洪亮得知喬振興死訊時顫抖的指尖)和肢體語言(審訊戲中突然攥緊的拳頭)特別讓人入戲,將角色的懦弱與掙扎刻畫入微。這種“非典型英雄”的塑造,既保留了檢察官的職業尊嚴,又賦予其人性弱點,被贊為“繼《狂飆》后最佳反派轉型”。
除張譯外,蔣欣的加盟同樣為劇集增色不少。她飾演的冷面檢察官與張譯的角色形成了鮮明對比又極具張力的搭檔關系。在劇中一場緊張的審訊戲中,蔣欣憑借犀利的眼神、鏗鏘有力的臺詞,將檢察官的專業與威嚴展現得入木三分,讓觀眾深切感受到其角色的魅力,劇中她既被設定為“專業理性”的檢察官,卻又出現為犯錯的老師開脫、在同事面前咄咄逼人等行為。此外,王勁松等資深老戲骨的加入,憑借扎實的臺詞功底和豐富的表演經驗,為劇集增添了厚重感,他們的每一次出場都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使得整個演員陣容形成了強大的合力,吸引著觀眾沉浸于劇情之中。
盡管存在爭議,《以法之名》的熱播再次印證了司法反腐劇這一類型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在暑期檔的劇集市場中,古裝劇尤其是古偶劇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騰訊的《桃花映江山》、愛奇藝的《書卷一夢》,本以為暑期檔會是年輕人的市場,但沒想到《以法之名》作為一部檢察偵查題材的劇集,以其獨特的類型填補了市場空白,為非古偶受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當下影視市場中,聚焦檢察工作、深入探討司法系統內部運作及腐敗問題的劇集相對較少,這種稀缺性使得《以法之名》在眾多劇集中脫穎而出。對于那些喜愛現實題材、關注社會熱點、渴望看到不同類型故事的觀眾來說,《以法之名》無疑成為了他們暑期追劇的不二之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