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個做交易的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次買進就漲,覺得自己好厲害;下次剛買進去就開始跌,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做錯了。隨著這些經(jīng)歷的積累,我們的心態(tài)、自信心也在一次次“看似錯誤”的操作中發(fā)生了變化。
那么,什么才算是“正確”的交易?什么又是“錯誤”的交易?很多人其實對這個問題有誤解,難道只有做多上漲、做空下跌才算正確?只有每次都精準抄底摸頂才算做得好?
其實,交易中的“對”和“錯”,遠遠沒那么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交易中“對與錯”的幾個特點。
第一點:相對性
在交易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有一個共同點:虧錢的單子拿得死死的,賺錢的單子卻早早平掉,這種現(xiàn)象非常常見。但是這并不是他們不理性,而是根本沒法判斷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他們心中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
那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交易市場里的對與錯,變化太快、太頻繁了。有時候你還沒反應(yīng)過來,局勢已經(jīng)徹底變了。
一筆交易,一分鐘前是盈利的,一分鐘后可能就變虧了;今天的盈利倉位,可能明天就回吐變成虧損。這種“瞬間翻轉(zhuǎn)”的情況,是交易市場特有的,也是它跟其他行業(yè)的本質(zhì)區(qū)別。
第二點:時效性
交易中的對錯,是有很強的時效性的。無論是賺錢還是虧錢的交易,都只有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是有效的。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對與錯可能就會發(fā)生反轉(zhuǎn)。
比如股市中,如果你被套牢卻又舍不得止損,只能長期扛著,等下一波行情才有可能解套。
而在外匯市場,受杠桿、隔夜利息等因素影響,你往往很難長期持倉,可能還沒等到反彈就已經(jīng)爆倉或被迫止損出場。正因為對和錯有時間限制,市場上才會有“交易周期”這種理論。
除了研究價格,懂得看時間,你才能對市場有更全面的把握,讓你的交易更有層次感。
第三點:連續(xù)性和不可分割性
交易本身就是由盈虧、對錯組成的,誰也不可能只賺不賠?!皩Α迸c“錯”之間是連續(xù)發(fā)生的,永遠是交替出現(xiàn)的,它們是分不開的。
這里的“連續(xù)”,并不是說你會連續(xù)盈利或連續(xù)虧損,而是說“對與錯”會不斷交替出現(xiàn),這是交易的常態(tài)。這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張紙的正反面,永遠是綁定在一起的。
沒人能一直賺錢,也沒人會永遠虧損。你不能指望把盈利和虧損徹底分開,這根本做不到。只有當你真正理解“虧損是正常的”,你才能保持穩(wěn)定的交易心態(tài),避免因為一次虧損就恐懼市場、無法執(zhí)行原本的交易計劃。
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交易中的對與錯?
很多人在出現(xiàn)虧損時,不僅賬戶縮水,連自尊也受到了打擊。如果你沒辦法正確理解虧損,就容易陷入自責情緒,如果連續(xù)虧損,還可能產(chǎn)生自卑心理,甚至逼自己進入“不能再錯”的緊張狀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找一個所謂的“市場標準”,而是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對錯標準。因為市場本身,永遠不會告訴你到底誰對誰錯。
你剛進場就出現(xiàn)浮虧,這是不是錯?其實只要沒觸發(fā)止損線,這單就不能算錯,它還在你的控制范圍內(nèi)。
所以,對與錯,不能只看結(jié)果盈虧,而要看盈虧的“質(zhì)量”。如果做錯了只是小虧,做對了卻能大賺,那你整體還是正確的;反過來,做對了只賺一點,做錯卻虧很大,那才是真正的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