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提示,連日來,受持續降雨影響,貴州省部分地區遭遇了洪澇災害。洪水退去,災區人民在重建家園的同時,有孩子的家庭也不能忽視兒童的疫苗接種。如果兒童因為洪災沒有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家長也不必擔心,及時補種疫苗也可以使兒童獲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提示指出,家長務必要關注當地預防接種門診發布的疫苗接種通知,了解接種時間、地點、疫苗種類等信息;也可撥打當地預防接種門診或疾控中心電話進行咨詢。如果兒童因為洪災出現感冒發燒、腹瀉等疾病,建議暫緩接種疫苗,待兒童身體康復后,盡快到接種門診接種。
洪水極易造成水源污染和環境破壞,使水體蚊蟲滋生和鼠類繁殖,造成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以及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腦炎等蟲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風險升高。受災群眾除了做好環境衛生、飲食飲水安全、個人衛生、健康監測外,還可通過疫苗接種預防部分洪澇災害后發病風險增加的傳染病。
提示中,省疾控中心列舉出如下水災后高發傳染?。?/p>
霍亂:是由O1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見于7-10月。典型癥狀為劇烈的水樣腹瀉和劇烈嘔吐,但輕型病例較為多見。傳染源為患者和帶菌者。主要通過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有接觸或傳播危險的2歲及以上人群可接種霍亂疫苗,預防霍亂和產毒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實質細胞損傷為主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有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及黃疸等,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主要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人群普遍易感。沒有感染過甲肝病毒或未接種過疫苗的人群均可感染。接種含甲型肝炎成分疫苗,如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等均可有效預防甲肝病毒感染。不同疫苗適用人群和免疫程序不同,需結合年齡、身體條件和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手足口?。?/strong>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6月齡至5歲兒童高發。大多數手足口患兒無需治療可自行恢復,少數患兒可能發展為重癥,出現腦炎、腦膜炎、急性弛緩性麻痹、肺水腫、肺出血、心肺衰竭等癥狀。我國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以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多見,其中重癥手足口病多為腸道病毒71型引起。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6月齡-5歲兒童可通過接種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降低重癥手足口病患病及死亡風險。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主要流行于夏秋季(7-9月)。乙腦主要表現為起病急、有高熱、頭痛、惡心、嘔吐、驚厥、意識障礙、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等癥狀與體征,重型乙腦患者病后可遺留語言障礙、精神異常、智力減退、癱瘓等后遺癥,甚至死亡。乙腦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洪澇災害后,大量的垃圾和積水使蚊蟲滋生,這也增加了乙腦病毒感染風險。乙腦目前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因此預防尤為重要。除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外,接種疫苗是預防乙腦最經濟有效的手段。洪災地區人群可接種乙腦滅活疫苗預防乙腦病毒感染。
據悉,以上推薦的疫苗均為非免疫規劃疫苗,有接種意愿的群眾可知情、自愿選擇接種,具體疫苗信息和免疫程序,可咨詢當地預防接種門診或疾控中心。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洪災中如被貓、狗等動物抓咬致傷,或被尖銳物體刺傷,須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傷口處理,視傷口情況和既往接種史接種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等。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編輯/祝冉 責編/劉婭 審核/虎俞均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