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隱仙姿/口述素材,伊河生活/整理,為閱讀順暢故事有合理虛構】
前不久,我看到微信群里有人張落著八一戰友聚會的事情,三百多人的戰友群響應者竟寥寥,這時耳邊傳來老伴喊我吃飯的聲音,我果斷退出了戰友微信群,把
飯前要吃的藥取出一大把倒進了手心。
我1976年穿上軍裝到一個山溝部隊,作為農村出來的青年,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聽黨的話,爭作雷鋒式的好青年,因此到了連隊后,我積極向優秀戰士看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我所在的部隊風氣很正,連隊對表現突出的戰士給予了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而我在下連的第二年,就因表現突出當上了副班長,第三年接任班長。
那個時候部隊很苦,我先后拿了6、7、8、10元的津貼費,到了第5年拿到了15元的津貼。當兵的5年里,我基本上每三個月給家里寄一次錢,寄的錢由剛開始的10元到后來漲到了30元。
然而更重要的是連隊給了我許多榮譽,不僅提升我職務當班長,而且在入伍后的三年里,我一直是營、連的先進戰士,連續兩年受到連隊嘉獎(因為立功表彰獎勵指標少,第二年我發揚風格把功讓給戰友,連長和指導員堅持給我記一次嘉獎)。
然而到了1980年,團里在后面的山溝建起了一座占地上千畝的靶場,團部把守衛靶場的任務交給了我們連。
靶場距離營區有十多公里,里面設施比較多,上級要求我們連挑選軍事素質過硬、當過班長的優秀戰士負責守衛靶場,
于是,連長和指導員反復衡量后找我談話,說我是連隊素質最過硬的戰斗班班長,完成任務徹底,放到哪里他們都放心,他們希望我過去當靶場的場長,帶領5名戰士獨立完成任務。
說實話我當時心里卻轉不過彎,覺得脫離連隊集體帶著幾個人到山溝里,感覺自己成了守山護林的林場工人,指導員卻給我拿來一本書,我接過書本,是老三篇之一的《為人民服務》。指導員說,當年紅軍達到陜北延安后,首長讓張思德去燒炭,而張思德同志卻認為,無論干什么都是為人民服務……
對照燒炭犧牲的張思德,我覺得自己考慮個人問題多,太沒高度,在做了一番自我批評后,愉快地帶著5名戰士進駐靶場。
令我意外的是,連長和指導員考慮問題比我多,他們看到靶場地盤大,樹木林地多,于是就決定讓我和靶場的戰士,在完成靶場警衛和保障之余,在里面養羊……
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養羊一方面可以豐富我們幾個人的業余生活,同時又能搞好連隊的農副業生產。
我們砍來木材,建起了羊圈,又找當地農民買來10來只小羊,在靶場后面的山上放牧……
結果年底我們向連隊交了6只大肥羊,連隊向營部上交4只,全連干部戰士破天荒地過了個羊肉包子年,這一年年底,靶場警衛班被評為全團的先進班,連隊給我報請三等功。
1981年是我在部隊的第5年,正趕上部隊大抓軍事訓練,靶場的勤務保障任務很重。
沒想到雨水沖毀了圍墻,淹沒了靶溝,我帶領警衛班的同志們奮戰6晝夜,排凈
積水,修補靶溝和圍墻,保證了各營連的訓練……
年底老兵退伍時候到了,連長把我召回連隊談了一次話,我主動提出了退伍的要求,這主要是考慮到自己文化水平低,而部隊當年轉志愿兵指標又少,連長再次感謝我替他分憂……
在宣布退伍命令前,連隊宣布給我記嘉獎一次,之后我背著背包回到了豫西那個叫鼓婆的老家。
我家是農村的,退伍回來后徹底成了農民,我扛起了鋤頭和鄉親們一起下地干活掙工分。
可是到了第二年,農村分田到戶,我們家分到了4畝沿伊河的好地,同時也分到了3畝后山的坡地,父親帶著我們把分給我們家的土地精心養護,又拉來豬圈里的肥料撒到地里提高肥力……
在我退伍的第二年年底,我和河西的一位姑娘結了婚,不到十年的時間,我先后有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姑娘,為人子,為人夫和為人父的擔子,結結實實地壓到了我的身上。
那些年里,我想起了在部隊時養過羊,自己也在后山放羊,但因父親生病住院,接著母親摔傷,家里原本就沒什么錢,不得不賣掉十多只羊還有兩頭豬,勉強緩解給父母治病療傷造成的虧空。
后來父母又相繼離世,家里的房子被山洪沖毀,一個一個的變故讓我應接不暇。
孩子們上學、長大,家里的房子不夠住,我們又在河邊蓋了6間房……我們漸漸老了,我不僅患上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疾病,而且視力也明顯下降,整天離不開藥,幸好有農合,才多少減少一些經濟壓力。
退伍后的這四十多年里,在我住的屋子里始終有一個從部隊帶回的木箱,里面放著我退伍前穿的軍裝,包括領章、帽徽和腰帶都完好地保存著,妻子和孩子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我5年部隊生活的念想,他們從來不翻動我的東西……
前些年,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給我們退伍老兵每個人發了一個“光榮之家”的金黃色牌匾,不待我動手,兒子就拿著鐵錘,一陣叮當之后給釘到了大門口。
我們有戰友微信群,剛開始建群時,大伙十分高興,說終于又找到了組織,后來,我們也到縣上、到戰友們比較集中的地方參加戰友聚會。
可是我漸漸發現戰友聚會漸漸變了味,成了城里戰友、尤其是那些混得好的戰友炫耀的地方,甚至還有人在里面搞集資、賣東西,許多戰友漸漸都不參加戰友聚會。
前不久,曾在戰友群搞捐贈的戰友又召集大家聚會,而當時我正腰痛……我看著微信嘆了一口氣,果斷按下“退出群聊”的紅色按鍵。
我退群了,選擇了清靜和心安。
我是快七十歲的人了,病痛在身,而且日益加重,身邊的戰友有3個已經故去了,屬于我的時間也許不多了,我早就不喜歡徒有虛名的變味聚會。
我很慶幸還收藏著當兵的一些物件,它們是我5年部隊生活的青春記憶,也是這
些年里支撐我戰勝生活困難、抵御病痛折磨的勇氣來源。
我阻擋不了時光的流逝,但心中的光,足以讓我去坦然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文章根據真實事件和人物采寫,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