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辦的第38個世界無煙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十周年現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圖為青少年在現場演唱歌曲《控煙陣線聯盟》。孟德育攝(新華社發)
日前,世界控煙大會(原世界煙草或健康大會)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該大會自196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全球煙草控制領域的重要平臺,每三年舉辦一次,上一次舉辦是在南非首都開普敦,本次會議是疫情后第一次恢復。
本次大會聚焦5個主題:應對控煙挑戰與構建未來控煙體系;遏制煙草業對政策制定的策略及干擾;健康影響與戒煙支持;MPOWER策略(世衛組織提出的、各國為實施《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中能夠最有效減低煙草需求的措施而所作出的努力的統稱)與《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政策;經濟洞察、稅收政策與非法貿易治理。全球頂尖公共衛生專家、政府官員及民間組織齊聚一堂,共同評估各國控煙進展、當前形勢及全球控煙運動的發展。
全球平均吸煙率從22.3%降至16.4%
大會期間發布了《2025年全球煙草流行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是自2007年以來的第十個報告,追蹤煙草流行現狀,評估每個國家MPOWER各項措施的進展。《報告》指出,2007至2023年間,全球平均吸煙率從22.3%降至16.4%,16年間相對降幅達26%。但是,每年仍有超過700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
《報告》顯示,全球各國在采納被證實有效的控煙政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MPOWER煙草控制6項一攬子措施中,被至少一項措施覆蓋的國家數已從2008年的44個增至2024年的155個,覆蓋全球超過61億人口。
在MPOWER政策中,價格措施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控煙手段。但是《報告》指出,MPOWER措施中煙草稅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自2022年以來,只有3個國家將稅率提高到了最佳水平,仍有134個國家的卷煙可負擔性仍然很高,公眾可以輕松負擔煙草消費。
同時,《報告》重點關注煙盒包裝圖形警示。在MPOWER所有措施中,圖形健康警示自2007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最顯著的進展。截至2024年,已有56%的國家在卷煙包裝上實施了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最佳實踐標準的圖形健康警示,覆蓋人口約達50億,占全球總人口的62%。圖形警示面積也從2007年的平均28%提升至2024年的近60%。相較于2007年僅9個國家、不足4億人口覆蓋的初期規模,這一成果標志著控煙工作的重大進展。
《報告》強調,未來應擴大覆蓋范圍,將大幅圖形警示推廣至所有煙草制品(包括無煙煙草和水煙);規范包裝標識,各國需加強禁止誤導性宣傳用語,并強制標注戒煙熱線信息;突破行業阻力,加速推進素面包裝的立法進程。
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實施以來已有20年,有許多成就值得慶祝,但煙草行業仍在不斷演變,我們也必須如此。通過將科學、政策和政府意愿結合起來,可以創造一個煙草不再奪走生命、損害經濟的未來。我們可以一起結束煙草流行病。”
電子煙、數字營銷為控煙帶來新挑戰
相關研究顯示,2023年,煙草使用導致全球約736萬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研究員布魯克斯·摩根指出:“煙草暴露是2023年最顯著的健康風險因素之一,全球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可歸因于煙草使用。”
同時,電子煙等新興產品的出現以及煙草行業不斷翻新的營銷策略,也在為煙草控制帶來新的挑戰。《報告》強調:“唯有保持警惕、堅持創新并加強全球協作,才能切實保護下一代健康。”
《報告》顯示,2014年及以后開展校園調查的154個國家最新數據顯示,仍有超過3000萬13—15歲青少年正在使用煙草產品。而在涵蓋全球13—15歲人口45%的110個國家中,約有1200萬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這些國家的加權平均使用率為6%。而在未開展電子煙使用調查的55%青少年群體中(幾乎半數生活在禁售電子煙的國家),實際使用人數很可能高于現有統計。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實施電子煙銷售禁令的26個有數據國家中,青少年平均使用率同樣達到6%——部分調查數據甚至早于禁售令實施時間。其中,口味極大增強了電子煙產品對青少年的吸引力。
中國吸煙率持續下降,無煙政策公眾支持度達歷史新高
中國控煙工作在國家政策強力推動下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據2016年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2019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自2018年起開始牽頭推進控煙履約工作,明確設定了“到2030年成人吸煙率低于20%、并確保80%人口受無煙法規保護”的戰略目標。
政策落地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54個城市制定實施無煙法規,其中24個城市實現了全面無煙立法。實施全面無煙立法的24個城市,成功保護2.29億人免受二手煙危害,全國二手煙暴露率從2015年的76.3%大幅降至2024年的46.5%。最新全球成人煙草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成人吸煙率已降至23.2%,較2022年下降0.9個百分點,呈現穩步下降趨勢。
示范城市引領發展。北京、上海等無煙示范城市成效尤為突出。北京自2014年實施《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來,吸煙率已降至19.2%(較2015年減少60萬吸煙者),餐飲場所二手煙暴露率下降35.5%,累計預防近50萬例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上海吸煙率18.6%,為中國大陸省級行政區最低水平。根據《柳葉刀》研究預測:若全國推廣上海模式,到2035年可帶動GDP增長0.04%—0.07%。這一增長主要來自健康水平提升、醫療費用節約和人力資本改善。
社會共識持續深化。社會規范正在重塑,無煙政策公眾支持度已達到歷史新高。根據復旦大學研究表明,超過90%的民眾支持通過國家立法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吸煙。當前大多數吸煙者已形成不在孕婦和兒童面前吸煙的共識。城市地區年輕吸煙者比例下降,同時戒煙人數和有意戒煙者比例穩步上升。
盡管我國控煙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但仍有提升空間。據國家衛生健康委2021年報告顯示,中國目前仍有超過3億吸煙者和7.4億二手煙暴露人群,其中包括1.8億未成年人。《2024年全球成人煙草調查》指出,餐廳、家庭和室內工作場所仍是二手煙暴露的“重災區”。
煙草使用不僅傷害公眾健康,還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根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相關研究,2018年,煙草相關疾病總經濟負擔高達1.52萬億元,遠超同期1.16萬億元的煙草稅收。目前在所有的MPOWER措施中,中國已在監測措施上達到最佳實踐,考慮到保護人口的最大化,若能在保護公眾免受二手煙和提高煙草稅價達到最佳實踐,將成為全球控煙進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青年成控煙生力軍,創新形式推動無煙文化深入人心
全球控煙進程正面臨來自煙草行業的系統性阻撓。盡管跨國煙草公司標榜關注健康,但其主要利潤仍高度依賴傳統卷煙銷售。這些企業通過三大手段向青少年滲透產品:社交媒體精準營銷、設計誘人香型與包裝、在學校周邊密集鋪貨。這種商業行為直接抵消了各國控煙政策的實施效果。
值得關注的是,加大控煙投入能帶來三重戰略價值:首先是健康效益,直接提升國民壽命質量;其次是經濟效益,既能節省巨額醫療開支,又能通過煙草稅反哺財政;最后是社會效益,相關政策始終獲得民眾高度支持。在公共衛生資源普遍緊縮的當下,強化控煙已成為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政策選擇,但需要突破兩大關鍵:堅定的政府決心和全社會對煙草業的聯合抵制。
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將青年定位為變革推動者、創新者和政策制定伙伴,在全球控煙運動中,青年力量正成為不可忽視的推動力。本次大會設置的多個環節中,均強調青年領導力及其在公共衛生進程中重要的倡導作用。
在中國,各高校學生正以富有創意的形式投身控煙事業。他們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和社交網絡優勢,以辯論賽、主題演講、短視頻創作、校園展覽等互動形式科普煙草危害、傳播控煙理念,有效擴大了控煙政策的影響力。這些做法不僅增強了青年群體自身的控煙意識,更帶動了全社會對無煙環境的關注,有利于推進無煙文化的更大范圍傳播,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青春活力。(本報記者 王美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7月01日第09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