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譚惠允)7月1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紅途尋跡·東山筑夢”宣講組成員譚惠允,為湘鄉市東方紅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期安全課堂。她以趣味動畫元素為引,結合互動游戲與創意獎品,將防溺水、蛇咬傷急救等安全知識轉化為生動易懂的“安全闖關指南”。
課堂上,譚惠允將《哆啦A夢》《十二生肖》《葫蘆娃》等經典動畫元素融入教學。她把溺水風險比作“深水怪拉人”,用《葫蘆娃》中“水妖”的形象類比危險水域,通過動畫片段引導小朋友理解“陌生水域不可靠”的安全常識。在講解蛇咬傷識別時,她以《十二生肖》中的蛇形象為切入點,結合《貪吃蛇大作戰》游戲界面,設計“花紋識別挑戰賽”——讓小朋友觀察不同蛇類的花紋、頭尾形狀,用游戲思維掌握“一看花紋、二瞧頭尾、三記動作”的毒蛇辨別口訣。
“遇到小伙伴落水該怎么辦呀?”譚惠允拋出問題后,立即有小朋友舉手回答:“不能自己下水,要喊大人!”當小朋友準確答出“呼救+報警”的防溺水正確措施時,她便送上團隊宣傳組自制的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明信片作為獎品。明信片上印有校園舊址景觀,既具紀念意義又暗含紅色文化浸潤。
在蛇咬傷急救環節,她現場模擬“被蛇咬傷”場景,邀請小朋友上臺演示急救步驟。“要用肥皂水沖洗!”“要記住蛇的樣子告訴醫生!”小朋友們結合“記、洗、呼”三步驟口訣積極互動,答對問題的孩子都收獲了這份特別的文創獎品。課堂還設置“舉一反三”環節:“如果在公園看到花色鮮艷的蛇,該怎么做呢?”“遇到有人被水母蜇傷,能不能用淡水沖洗?”通過遷移類比,強化安全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原來安全課可以這么有趣!”課后,小朋友們拿著明信片獎品興奮地討論著課堂內容。實踐團成員將紅色文化傳播與安全教育結合,通過動畫、游戲化教學和創意獎品,讓低年級學生在歡樂中掌握關鍵急救技能。
據悉,“紅途尋跡·東山筑夢”團隊后續將繼續開展系列紅色故事宣講與安全科普活動,以更多元的形式助力青少年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