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那頓飯,吃得我胃里像塞了塊冰,到現在心口還堵得慌。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的問題,而是飯桌上坐著的一個人——一個我教了整整三年的學生。
他就坐在我的斜對面,談笑風生,跟桌上其他人推杯換盞。而對于現場的我呢,他眼神掃過來好幾次,都沒有停留,沒也有示意,就像看到空氣一樣,或者是看到了一個完完全全的陌生人。
其實,我是他的初中語文老師,整整把他從初一帶到了初三,一共有三年的時光!
而整整一頓晚飯,他別說站起來敬杯酒,叫聲“劉老師”,就連個點頭微笑都沒有。
我端著酒杯的手,舉起又放下,放下又想舉起。雖然心里有個聲音在叫囂:“去打個招呼啊!你是老師,他是學生,這又有什么呢?”
可終竟雙腳就像灌了鉛一樣,而且喉嚨感覺也像被什么東西給堵住,我還是沒有主動的站起來!
主動去搭訕?我這老臉往哪擱?學生都不認你,你巴巴地貼上去,算怎么回事?那點可憐的自尊心,死死地把我按在椅子上,動彈不得。
可以說一頓飯呀,我是食不知味,味同嚼蠟,感覺滿桌的菜都失了顏色,只剩下對面那張熟悉又陌生的臉,和他刻意的回避。
當晚回來,徹夜無眠,真的,一直睜著眼到了天亮!
腦子里像過電影一樣,把帶他初中這三年的點點滴滴翻了個底朝天。每一個細節都被我拎出來反復拷問:
“是不是那次課堂上批評他太嚴厲了?傷了自尊?”、“是不是他問我問題的時候,我語氣不耐煩了?”、“是不是他某次作業沒交,我當著全班點了名?”、“畢業后路上碰到過嗎?我是不是沒理他?不可能啊,我記性好著呢…”、“還是…他家里出過什么事,我沒能幫上忙?”
在床上翻來覆去,就像偵探在破一樁無頭公案,線索卻全是自己臆想出來的。
越想越糊涂,越想越憋屈。我教了他三年,不敢說嘔心瀝血,但也是盡職盡責,該講的知識點沒落下,該給的鼓勵也沒少過。既沒打沒罵過他,更談不上什么深仇大恨的,怎么就、怎么就走到“形同陌路”這一步了呢?!
今天到辦公室后,我把這事跟幾個同事們說了說,想聽聽他們的看法,也給自己找個臺階下。結果,也是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
“老劉,你想多了吧!” 老李拍拍我的肩膀:你教過的學生海了去了,哪能個個都記著你呢?再說了,人家可能壓根沒認出你來吧,或者是當時的場合不方便呢?別太敏感了,一個當老師的,心要大!
“教書就是個職業,混口飯吃唄!”小陳老師說得更直白:上課時他不頂撞你,配合你教學,就算盡責了!現在人家畢業了,大家各走各路,你指望他把你當再生父母一樣供著?別太天真了。他不敬酒,你還不吃飯了呀?!
“放寬心,別計較!”張老師和我一起帶過多年的班,也當過多年的班主任,深有同感: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飯局上,曾經教過的一位學生,對面不相認。開始時心里也是難受的,后來就想開了。什么桃李滿天下,那都是一些美談吧?!但哪能指望每一顆“桃李”都對你感恩戴德呢?隨他去吧,咱問心無愧就行!
“要我說,責任在你!”教政治的黃老師看問題就不一樣:你還是沒把他“教好”唄!一個連基本的尊師重道都不懂的人,不是老師的失職是什么呢?你這是典型的光教知識,沒有育人!!!
“現實點吧,老劉!”辦公室里唯一的女老師謝老師最扎心的是這句:你一個普通老師,有啥社會地位和利用價值?他們學生畢業了,翅膀硬了,不念舊情太正常啦!這年頭,對人“好”不如對人“有用”!想開點,坦然面對,別跟自己過不去!
聽著同學們的這番議論,我心里更是五味雜陳。但僅僅是這樣嗎?
如果僅僅是為了那口飯,我不會在深夜批改作業時,因為看到一份思路清奇的答案而拍案叫好;不會在意我的學生因為某次考試失利垂頭喪氣時,絞盡腦汁想幾句鼓勵的話寫在評語里;更不會在三年時光里,下意識地記住那么多學生的特點和小習慣……
這些課堂契約之外的、悄然付出的心血和期待,難道就真的輕飄飄,不值一提嗎?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是作為老師被學生“遺忘”,還是作為學生在某個場合“忽略”了老師?
那一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是怎么想通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
故事為親身經歷,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圖片為網年所下載,如有侵權,聯系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