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女娃進城,命比紙薄心比天高",這話我扛著扁擔初到廣州時壓根不信。2019年城中村改造那會兒,我蹲在石牌橋底啃冷饅頭,看對面摩天樓玻璃墻晃得人眼花。2025年《中國流動人口報告》白紙黑字寫著:超60%農村女性在城里干服務行當,日賺不過百元。
我陳招娣偏不信邪!在楊箕村支起"扁擔豆漿"攤,天不亮就磨豆子。老娘王桂花每回打電話都哭喪:"你弟對象要蘋果全家桶,當姐的不幫襯要天打雷劈!"可當我眼見存折被弟偷空那晚,砧板上的豆腐都在抖——難道女兒真是娘家的提款機,榨不干最后一滴就不算孝?
(一)存折里的鋼镚
"姐!最新款LV neverfull!"陳耀祖把手機屏幕杵到我油鍋前,"小美說了,沒這包不訂婚!"
我攥著漏勺直哆嗦:"上個月才給你轉五千交房租..."
"五千夠干啥?"他搶過我腰包亂翻,"你豆漿攤月入八千當我不知道?"
最絕的是娘的視頻追殺:"死丫頭!當年要不是超生罰款拖垮家,你能初中輟學?現在翅膀硬了..."背景音里弟新女友咯咯笑:"阿姨,這包才兩萬啦!"
那晚數存折時手都在顫。三年攢的六萬八,剩個零頭晃蕩。窗根下傳來弟的語音:"寶貝放心,我姐賣血都給你買包!"
(二)病床前的現形
娘肝癌晚期的消息像道雷。我連夜收攤趕回潮汕,見到的卻是紅光滿面的老娘:"耀祖要買房!廣州郊區首付得八十萬..."
"賣了我都不值八十萬!"豆漿勺哐當砸地。
娘突然捶胸干嚎:"街坊快看啊!親閨女盼親娘早死..."
手術費催命符似的來。工友阿珍咬牙借我三萬:"先救急!"轉頭就在抖音刷到弟的嘚瑟視頻:"多謝老姐救命錢!帶媳婦三亞度假去咯!"
趕回廣州那夜,暴雨澆透城中村。攤車被城管拖走,罰款單貼著"占道經營"。手機叮咚響——娘發來弟的購房合同,借款人欄寫著我名字!
(三)滾漿里的公道
"陳招娣!還錢!"催債大漢堵在出租屋那早,弟新做的錫紙燙晃得人眼暈:"姐你網貸簽我號碼干啥?"
娘從人群里撲出來撕我頭發:"毒婦要害你弟背債啊!"
"誰貸的款誰心里門清!"我亮出合同照片,"偽造簽名夠判三年!"
弟突然搶過豆漿桶:"賠錢貨!把這破攤砸了..."滾燙的豆漿晃出浪頭,我條件反射護住爐灶。推搡間整桶熱漿迎頭澆下——
"啊!!!我的勞力士!!"
弟捂著手腕鬼叫,金表帶燙進皮肉。娘瘋似的摳表:"三十萬的表啊!把你姐賣窯子都賠不起!"
【涅槃】
警察來時,我把轉賬記錄拍在弟臉上:"偷存折六萬八,網貸八十萬,夠你蹲十年!"娘癱在地上咒罵:"早知道把你淹死在尿桶!"
半年后"扁擔豆漿"開進天河商場。電視正播娘哭訴的新聞:"沒良心女兒拋棄癌母..."店員小妹氣得摔抹布,我笑著指新招牌:"看好了——本店概不賒賬,尤其姓陳的!"
清理倉庫翻出舊扁擔,霉斑爬滿"招娣"倆字。手機彈出推送:《26歲女孩為弟還債跳樓,遺書稱"來世不做姐姐"》。
我抄起斧頭劈斷扁擔。多熟悉的血淚!有人跳了樓,有人潑了漿。2025年《新型啃老報告》寫得明白:農村多子女家庭中72%姐姐是主要經濟來源,其中三成被迫簽過借貸協議。
諷刺嗎?當娘摳那塊燙化的金表時,我竟想起她背我蹚洪水的脊梁——曾經暖我的母親懷,早被"養兒防老"蛀成了無底洞。
如今店里專招"招娣""盼弟"們。上周小妹被家里逼錢,哆嗦著不敢接電話,我直接開免提吼回去:
"要錢沒有!剛熬的豆漿管夠——要潑隨時來!"
鍋里的漿會涼透,但有些債得燒干凈。姑娘們記住:孝心填不滿偏心窟窿,手足情深不如鈔票在手。扁擔能壓彎脊梁,也能打斷吸血鬼的脊梁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