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
這是雷軍6月26日晚,對現場媒體發出的“高興”之詞,當時小米YU7剛發布,3分鐘就破20萬大定,鎖單24萬臺。
然而,僅僅72小時后,小米YU7就連續遭受:剎車片起火→誤購兩輛→友商炮轟→生個娃才39周,買個車你讓我等58周等,公關危機三連擊。
剎車盤起火
燒出了“第一擔憂詞”
6月27日,懂車帝在天津V1賽道做了小米YU7 vs特斯拉Model Y的賽道測試,測試第二圈后,小米YU7的剎車片突然起火,這一畫面瞬間在社交媒體引爆。
小米迅速回應:是測試車手連續跑圈未散熱,導致極端高溫起火,車本身安全無誤。
這解釋,并沒有平息車友的不安。因為——同場測試下的特斯拉,并沒有著火,而且特斯拉剎車片的高溫,比小米YU7的600度還要高。(測試車手冠軍賽車手表示)
有車友評論:“剎車發燙是門藝術,防火設計才是必修課”。
尤其在前一陣電動車車禍起火導致3名女大學生不幸遇難之后,“著火”已成為消費者購車“第一擔憂詞”。
395人誤買兩輛車
被指“偷改配置”
YU7主打的賣點之一“SU7未鎖單用戶,可改配YU7”,
結果395位車友“誤操作”,變成“買了兩輛”。
最荒誕的地方在于:不是一個人手抖,而是近400人集體“誤操作”。這已經不能叫誤會,而是設計流程的bug。(《都市現場》報道)
還有車友反饋:最喜歡的“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本以為標準和Pro版也有,結果鎖完單才發現,只有Max版才配。
雖然大多數網友認為“這是網友自己看花了眼”、“雷軍如此真誠的人,不可能干這事”...
但這也提醒商家,宣傳和引導應做到明確無誤,不然,購買者會認為“受騙或誤導”。
生娃39周等車58周 多付3萬
友商炮轟“愚忠粉”
有小哥哥在雷軍抖音下哭訴:激動下單后才發現,提車可能要等到2026年啦,更“要命”的是,還可能錯過2025年底前的購車補貼,自己要比其他人多花3萬元。
糟心的還有,鎖單后退不了,取消則不退定金,有一位女車友直呼“我生個娃才39周,買個車你讓等58周”...
友商東風日產某高管也炮轟“小米用手機套路賣車”登上熱搜:20萬臺大定,意味著用戶交車要等1年以上,沒有這種愚忠的品牌粉絲...
雖然該高管后來刪文并致歉,但對只想買小米YU7的忠粉來說,無疑是“心靈創傷”,被這么懟,很受傷,誰來安慰?
于是就有了眾多友商開啟搶單大戰,“退訂小米YU7,補你5000定金”。從效果來看,確實有奇效,分流不少YU7購買者。
【最后總結】
小米YU7短短4天,創造了25萬臺650億的神話數字!但,正如其在全國97城投放的戶外大屏廣告一樣,到底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到底有多少人會受這些神話數字的影響,而沖入小米YU7,成為其中一員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