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傍晚,金山區朱涇第二小學西校區在暮色中華麗變身,成為一座流光溢彩的“數字長安城”。由朱涇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精心打造的“e路長安·網安健康行”校園夜活動,以“四個一”特色體驗——一場穿越之旅、一次安全巡防、一堂互動課堂、一回文化傳承,為上百名學生和社區居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網絡安全教育。
花燈里猜安全謎
“上元燈會”將活動室裝點得喜氣洋洋。一串串紅色的小燈籠從天花板垂掛而下,燈籠下懸掛的“網安謎題”卡片吸引眾人駐足討論。學生們仰頭細讀:“看似故人傳尺素,實為餓狼設陷阱(打一詐騙手段)?!薄叭L兩短組合妙,數字符號加大?。ù蛞幻艽a設置)。”與女兒一同參加的李女士連破三題,笑著說:“孩子說這比聽課有意思多了,‘殺豬盤’‘強密碼’這些詞一下子就記住了。”
現場準備的“謎題解析攻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每個謎底背后的安全知識,讓居民們在解謎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防范要點。這些將傳統燈謎形式與現代網絡安全知識相結合的趣味互動,為活動室增添了不少歡聲笑語。
“涇吾衛”巡“數字城”
“這位朋友,陌生WiFi如野馬,不可輕騎!”活動現場,10余名“小小涇吾衛”穿梭在人群中。這些孩子們身著定制戎裝,腰佩“長安”令牌,用稚嫩卻專業的語言傳播安全知識。11歲的隊長王詩怡手持“一路長安”巡防牌,即興創作的“網絡安全三字經”贏得陣陣掌聲。由志愿者們組成的“成人涇吾衛”分隊,則帶著“反詐錦囊”駐守小攤,隨時解答居民疑問。
“孩子們穿上這身‘涇吾衛’的行頭,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把網絡安全知識當成自己的責任來傳播?!痹趫隼蠋熜χf,“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習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睋ぃ@些小志愿者都經過前期培訓,能夠準確識別常見的網絡詐騙手段,他們的表現讓不少家長都自嘆不如。
古法新說護網安
活動現場處處體現古今智慧的碰撞:特別設置的“仿古奏折簽到區”讓每位參與者用毛筆留下網絡昵稱,拿上集章卡開啟闖關之旅。在“密文坊”,居民們通過體驗古代加密技術,學習現代密碼設置的要領;“射箭場”內,參與者需射中標注各類網絡詐騙手法的箭靶,每完成一次射擊就能獲得相應的安全知識貼士。
這些精心設計的互動環節,既傳承了傳統文化精髓,又賦予了網絡安全教育新的活力。一位參與射箭游戲的家長表示:“這種將傳統射藝與現代網絡安全知識結合的方式很有創意,讓人在游戲中就記住了防騙要點。”
這場持續2個小時的嘉年華,通過“場景沉浸+角色扮演+互動體驗”的創新模式,讓網絡安全教育煥發新活力。朱涇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負責人表示,形式創新的宣傳效果遠超預期,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度非常高。未來,朱涇鎮將繼續深化“傳統文化+現代科技”的宣傳模式,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網絡安全系列活動,讓安全知識傳播更富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時,還將推動組建常態化“涇吾衛”網絡安全志愿服務隊,定期進社區、進校園開展宣傳,讓安全防線在趣味體驗中越筑越牢。
(朱涇鎮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