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25年6月27日,加拿大宣布對美科技公司征數字稅,同日特朗普終止美加所有貿易談判,30國反美關稅聯盟浮出水面。
歐盟曾在美歐關稅談判中顯露分歧,德國傾向妥協,法國堅持強硬。但現在,歐盟27國態度統一。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近幾天要和美國徹底談,還拿出兩輪反制關稅計劃。第一輪針對210億歐元美商品,7月14日生效;第二輪涉及950億歐元商品,從飛機汽車到烈酒堅果都有。此外,歐盟還要征數字服務稅。
歐盟(資料圖)
美國2025年一季度GDP環比萎縮0.5%,這數據讓歐盟看到特朗普政府的軟肋。他們覺得特朗普快扛不住了,所以談判態度更堅決,不想再被美國拖延戰術影響。
美日同盟關系一直不錯,但這次日本卻選擇和特朗普硬剛。日本汽車業受美國25%關稅影響,每天都在遭受損失,日本經濟也變得一塌糊涂。在這種情況下,石破茂政府沒有妥協的余地。日本談判代表到華盛頓談判前就亮明態度,不可能接受25%的汽車關稅。
日本資本家也不同意向美國妥協,他們覺得如果繼續退讓,日本汽車業可能會被美國徹底打垮。所以,日本政府只能硬著頭皮和美國談判,希望能為日本企業爭取到有利的條件。
印度之前在美印關稅談判中,本想吃點虧了結爭端,但特朗普的要求太過分,他希望印度把對美關稅直接降到零,這無疑是要干垮印度制造業。莫迪政府就算再親美,也不敢拿國家根本利益當賭注。
現在,印度談判代表團已經抵達美國,做最后的談判嘗試。印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莫迪政府做好了最壞打算,不會輕易妥協。印度覺得,如果這次向美國讓步,以后美國會提出更多無理要求,印度制造業將永無寧日。
在30國反美關稅聯盟中,加拿大表現得最為勇敢。它宣布對美國科技公司征收數字服務稅,這一舉措直接把特朗普氣壞了,他當即宣布終止和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特朗普(資料圖)
但加拿大敢這么做是有底氣的。加拿大被美國制裁的石油,有中國賣家幫忙消化,這讓加拿大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逐漸減少。卡尼政府認為,如果一味對美國妥協,整個國家可能會被“妥協”沒了,所以必須強硬起來。
7月9日是美國暫緩征收“對等關稅”90天期限的到期日。如果屆時美國未能與各國達成貿易協議,“對等關稅”政策就要生效。但美國現在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如果履行承諾加征關稅,可能要承受與30國打關稅戰的代價,而美國5月商品貿易逆差意外擴大到966億美元,一季度GDP也不如預期,美國經濟可能承受不住。
如果繼續讓“對等關稅”政策延期,特朗普又可能沒臉說這句話,畢竟之前他一直用關稅大限來施壓其他國家。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面臨更大壓力,他現在可能也拿不定主意該怎么辦。
貿易(資料圖)
中國在中美關稅戰中,通過稀土等戰略礦產出口管制等手段,強硬反制美國,讓美國嘗到了被卡脖子的滋味,不得不放下身段跟中國談判,還傳出特朗普年底要率團訪華的消息。中國的做法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讓他們意識到美國并非不可戰勝。
兩個多月的關稅戰,讓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看清了事實:中國在中美關稅戰中占了上風,特朗普處境艱難;如果現在對特朗普妥協,未來會被美方一而再、再而三地脅迫。所以,30國紛紛效仿中國,聯合起來反制美國。
特朗普一直想用極限施壓的手段讓其他國家妥協,他宣稱關稅期限“可延可縮”,想玩模糊策略。但現在這招不好使了,各國已經不再害怕他的威脅。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沒達到目的,反而讓美國經濟陷入困境,還引發了全球眾多國家的聯合反制。接下來,特朗普是讓“對等關稅”政策草草收場,還是硬扛到底,大家都在拭目以待。但不管他怎么選,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次他可能真的沒有退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