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兒無女,但她卻是近2000名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她也是100多個孤兒的“張媽媽”,她這一生,深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她把一切都奉獻給了大山,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事業。她就是了不起的女教師張桂梅。
1.曾經的張桂梅
當你看到衣著樸素,對自己省吃儉用,盡可能地把錢攢下來,用來幫助更多大山女孩讀書的張桂梅,你絕對想象不到,在20多年前,張桂梅也曾是一個愛美的人。
那個時候,她的丈夫還沒有去世,雖然她和丈夫沒有孩子,但夫妻倆感情很好,日子過得也很不錯,那個時候的張桂梅,總喜歡穿顏色艷麗的衣服,工作之余,她會和丈夫一起去舞廳跳舞,還會經常和朋友出去喝酒。
她沒想過太遙遠的事情,她只是覺得這樣的日子,自己會和丈夫過一輩子。
然而隨著丈夫去世,張桂梅的人生也發生了巨變,她不再愛美,也決定要將一生都奉獻給了云南山區。
時間再往前追溯,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張桂梅,她和云南山區的緣分,早從1974年就開始了。
那一年,姐姐帶著她離開了黑龍江老家,一路從北向南,最終抵達了云南。
那是張桂梅第一次去云南,也是她第一次去大山里支教。
后來一年的支教結束了,包括她的姐姐在內,大家都陸續返程,只有張桂梅,她決定要留在云南,她深深愛上了這片土地,她要一直留在這里當老師。
那一年,張桂梅只有18歲,她先是在云南讀大學,畢業后就正式成為了一名扎根云南的教育工作者。
一開始的時候,張桂梅在云南大理的一所鎮中學工作,也是在這所學校里,她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摯愛,那也是張桂梅人生里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1995年,丈夫因為胃癌去世,這件事對于張桂梅的打擊很大。
她不愿意繼續留在大理工作,因為這里充滿了她和丈夫之間的回憶,她主動申請調動工作,當時她告訴領導,她只想去最偏遠的山區工作,如果可以,她愿意在山區里教一輩子的書,就在大山里呆一輩子。
張桂梅的工作能力非常強,領導也知道她失去丈夫的事情,于是想要安慰她,讓她不要沖動,但張桂梅卻鐵了心,于是她離開了大理,去到了偏遠山區工作,除了當老師之外,她好成為了縣里福利院的義務院長,成為了孤兒們的“張媽媽”。
2.努力改變大山女孩的命運
雖然在幾十年前,張桂梅就曾經去云南大山里支教過,但她卻沒有想到,在大山里還有那么多念不起書的孩子,特別是大山里的女孩們,她們更是不被父母允許讀書,甚至在當地的福利院里,被遺棄的孩子,也都普遍是女孩。
張桂梅心里很難受,她決定要為這些女孩做些什么。
她很快發現,冬天的時候,班上也有很多學生穿著涼鞋,她也發現有不少女學生,前一天還來上課,放學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異常,但第二天就不見了。
她去學生家里找,發現女孩們不是被迫嫁人了,即使被迫外出打工了,還有的被迫放棄讀書的機會,每天要跟著父母干農活,她曾親眼看到一個班上成績很好的女孩子,被迫輟學后呆坐在山上的模樣,女孩眼神空洞,無奈向生活妥協。
張桂梅問女孩:“你還想不想讀書?”
女孩告訴她:“家里不讓我讀書了,張老師,很快我就要嫁人了。”
張桂梅一把拉起女孩,那一天,她找到女孩的父母,掏出了口袋里所有的錢,她說:“以后我供她讀書,她以后一定能走出大山,一定能考上大學!”
這個女孩被張桂梅救下了,她也重新回到了課堂上,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從此張桂梅便想辦法去救大山里的這些女孩,她告訴女孩們“只是可以改變命運”,她告訴女孩們,只有受教育了,才能改變自己,也能至少改變三代人。
也是因為大山里需要救的女孩太多了,張桂梅又四處“化緣”,她磨破了嘴皮子,忍受了無數的白眼和質疑,最終她終于蓋起了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也是這所高中,成為了很多大山女孩的希望,她們從這里走出了大山,不再被原生家庭和安排好的命運束縛。
比方說她的學生周云麗,是這所女高成立后的第一屆學生。
周云麗的原生家庭極其貧困,是張桂梅告訴她“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改變命運”,于是周云麗獨立學習,最終考上了師范學院,畢業后先是進入到一所中學教書,后來主動回到了華坪女高,和張桂梅一起教書育人,幫助更多的女孩們。
還有現在成為了一名軍人的女孩丁王英,她從華坪女高考上了云南農業大學,讀書期間應征入伍,主動要求去西藏服役,現在作為一名女兵的她,正在陸軍工程大學讀書,成為了一名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
還有差一點就要回家種地,被迫嫁人的陳法羽,16歲被迫輟學,父母不讓她繼續讀書了,她是聽說華坪有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自己從老家跑來了華坪,找到張桂梅希望給自己一個讀書的機會。后來陳法羽考上了云南警官學院,現在已經是一名英姿颯爽的女警察了。
還有現在同樣成為一名女警的楊晶晶,她也是差一點失去了讀書的機會,是張桂梅救了她,改變了她的命運,讓她從此擁有不一樣的,可以自己掌握的人生。
這樣的女孩還有很多,從華坪女高成立開始,10多年里,張桂梅將近2000名女孩送出了大山,她們都順利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了不起的大人。
為了這些女孩們,張桂梅傾盡所有,同樣的,她對于這些女孩們,也是近乎苛刻的嚴格。
每天早上5點剛過,女孩們就要起床跑步進入教室讀書,吃飯時間也只有10分鐘,剩下的時間都要用來學習。
每一天,女孩們在操場上跑步的時候,都要齊聲高喊:“加油!上清華!加油!上北大!”
甚至女孩們的教室里,宿舍里,也都要寫著大大的標語:“我要考清華、考北大!”
有人質疑她管理太嚴格,認為她給學生造成了太大的壓力。
但張桂梅卻知道,自己不這么做,這些女孩就走不出去大山,她們就無法改變命運。
所以張桂梅不在乎別人怎么說,只要她認為對女孩們好,她就認死理,堅持每天都嚴格管理這些女孩們,哪怕這些女孩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張桂梅也毫不在意。
“我不是在害她們,我實在幫助她們,這么做對她們有意義!”
張桂梅不允許學生早戀,她也不允許女孩們愛美,雖然她知道,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們,讀高中的三年,正是她們愛美的年紀,但張桂梅會想辦法去除一切對女孩們有干擾的因素,她只希望女孩們在這三年里只想著一件事:讀書,走出去!
哪怕考不上大學,考上一個大專也好,至少要在離開女高后繼續讀書,畢業后就不要再回來,張桂梅甚至不允許讀師范的女孩們畢業回校教書,她不希望女孩們背上那么重的包袱,她也不需要女孩們對她感恩,她只希望女孩們離開大山,就可以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可即使這樣,卻還是有很多女孩畢業后想回來,比方說周云麗,她就是不顧張桂梅反對,堅持返回女高當教師,現在已經是學校里的青年教師骨干了。
張桂梅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得知走出大山的女孩們有出息。
一次一個叫小萍的女孩,高考發揮失常只考上了一個大專,張桂梅送她離開的那天,她不停地告訴小萍,一定要想辦法繼續讀書,小萍半工半讀,最終專升本,又考上了研究生。
前兩年她回到女高看望張桂梅,得知小萍現在在廣東一家研究院工作,已經是高級研究員了,張桂梅高興極了,這是她最愿意聽到的好消息。
除了這些,張桂梅還有一個沒有實現的愿望,那就是她一直期待著,有一天從華坪女高中,可以走出一個考上清華,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
學校成立十多年,雖然考上名校的女孩們不少,但卻沒有一個考上北大、清華。
所以在沒有實現這個愿望之前,已經60多歲的張桂梅還要堅持下去,她不肯退休,哪怕是她早已經積勞成疾,身上有是多種慢性病,但她卻還是要堅持,還是要繼續管理這些女孩們,繼續想辦法送更多的女孩們走出大山。
張桂梅這一生扎根大山,她沒有孩子,但她卻從不擔心自己老了以后該怎么辦。
那是她根本就不在乎的事情,對于她來說,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只要她還能動,她就要繼續為女孩們做事情,想辦法去改變更多女孩的命運。
這就是張桂梅,一個燃燒自己,照亮了數千名大山女孩未來之路的女教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