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8llo42779
肌營養不良、肌肉無力在中醫理論中屬于"痿證"范疇。若長期未加干預,病情逐漸加重,可能導致進行性肌力下降,甚至影響日常活動能力,給患者帶來生活困擾。
中醫認為,肌營養不良的發生與脾腎兩虛、氣血不足等因素密切相關,需辨證施治,方能標本兼顧。
脾腎兩虛:健脾益腎以生肌
《黃帝內經》有云:"脾主肌肉""腎主骨生髓"。飲食失調、勞倦過度或先天稟賦不足,易致脾腎虧虛,肌肉失養。脾虛則運化失司,腎虛則精血不足,表現為肌肉萎縮、肢體無力、腰膝酸軟等。
治療原則:健脾益腎,強肌生力。
代表方劑:固本培元生肌療法(黃芪、黨參、白術、熟地黃、山茱萸、杜仲、牛膝、當歸、雞血藤等)。
黃芪、黨參、白術為君藥,專攻健脾益氣;熟地黃、山茱萸補腎填精;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當歸、雞血藤養血活血,濡養肌肉。
此方適用于脾腎兩虛所致的肌肉萎縮、肌力下降等癥狀,需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
氣血不足:益氣養血以榮肌
《醫宗金鑒》指出:"痿由氣血不足,肌肉失養。"久病體弱、氣血虧虛,均可導致肌肉失于濡養,引發肌無力,并伴面色萎黃、氣短懶言、食欲不振等虛象。
治療原則:益氣養血,濡養肌肉。
代表方劑:固本培元生肌療法(人參、茯苓、當歸、白芍、川芎、枸杞子、桂枝、甘草等)。
人參、茯苓健脾益氣,助氣血生化;當歸、白芍、川芎滋陰補血,活血通絡;枸杞子補肝腎,益精血;桂枝溫通經脈;甘草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此方針對氣血不足型肌營養不良,需結合患者體質加減化裁。
日常調護與注意事項
飲食調養:多食山藥、蓮子、牛肉等健脾益腎之品,保證優質蛋白攝入。
適度鍛煉:進行適量抗阻力訓練,配合推拿按摩,防止肌肉萎縮。
起居有常: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養護脾腎之氣。
重要提示:肌營養不良病因復雜,需經專業中醫師四診合參后對癥用藥,切勿自行套方。若您或家人長期受肌無力困擾,建議盡早尋求正規診療,以期改善生活質量。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