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社交媒體上甩出一枚炸彈,“已指示國防軍制定針對伊朗的行動計劃!”內容包括維持空中優勢、掐死伊朗核計劃、報復“反以活動”等關鍵領域,更撂下狠話,“我們將定期采取行動!”。
這可不是空口白話。就在幾天前,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扎米爾要求全軍做好“與伊朗打持久戰”的準備。他直言伊朗導彈產能正瘋狂擴張——從現有的2500枚兩年內將暴漲至8000枚,而伊朗核計劃已到“無法回頭”的地步。以色列顯然鐵了心要把伊朗的戰爭潛力連根拔起!
更陰險的是戰場外的殺招。摩薩德特工至今仍在伊朗境內活躍,英國《泰晤士報》披露,以方早在2010年就開始向伊朗核計劃核心部門滲透。這些潛伏多年的“釘子”,隨時可能化作刺向伊朗心臟的尖刀!
特朗普的配合來得恰到好處。他宣布停止解除對伊朗制裁的所有工作,更對德黑蘭發出赤裸裸的戰爭威脅:“如果情報顯示伊朗有能力將鈾濃縮至軍用級別,美國將‘毫無疑問’再次轟炸伊朗。” 當記者追問時,他甚至輕佻地提到“很清楚哈梅內伊的藏身之處”——這簡直是騎在伊朗脖子上抽耳光!
伊朗的處境比紙面上更兇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獅子的力量”突襲,200多架戰機(含F-35隱身戰機)向伊朗投射超330枚彈藥,納坦茲鈾濃縮廠被鉆地彈貫穿,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等20名高級指揮官及6名核科學家遭“斬首”。這場被軍事專家稱為“21世紀最精密情報作戰”的行動,把伊朗耗時十年構建的“抵抗之弧”指揮鏈炸得粉碎。
防空系統的崩潰暴露致命軟肋。以色列摩薩德特工提前數月向伊朗境內偷運無人機零件,在德黑蘭附近建立秘密發射基地。空襲開始時,這些地面小組同步啟動無人機,配合戰機精準摧毀防空雷達和導彈發射器。摩薩德甚至用假情報誘騙伊朗空軍高層聚集開會,隨后用鉆地彈一鍋端。這種“里應外合”的戰術,把伊朗的老底都掀了!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的警告更讓德黑蘭窒息,伊朗核設施雖遭重創,仍能在數月內恢復濃縮鈾生產。這話像給美以遞了張“繼續打擊”的通行證——既然打不死,那就往死里打!
伊朗國內哈梅內伊停火后宣稱“戰勝以色列并打了美國耳光”,可老百姓看到的是煉油廠燃燒的濃煙和將軍們的葬禮。更麻煩的是高層撕裂,總統和外長等“求和派”頻繁發聲,革命衛隊將領卻集體沉默——權力暗流洶涌,決策機器面臨換血的可能。
當德黑蘭還在為停火慶幸時,以色列正瘋狂補充軍火。以軍防空系統在攔截伊朗導彈時消耗驚人,僅6月14日一次攔截就被曝動用39枚“薩德”導彈(單枚造價1280萬美元),總花費超4.98億美元。面對庫存告急的困境(僅夠維持10-12天),美國緊急調撥的防空導彈正在源源不斷運抵——武器一到,屠刀必落!
唯一讓伊朗難堪的對照,是孤軍奮戰的胡塞武裝。就在6月21日,他們頂著美英以的壓力,再次向以色列發射高超音速導彈。這支被戲稱為“拖鞋軍”的力量,在伊朗停火后依然扛著反以大旗死戰不退。而擁有“中東最強導彈庫”的伊朗,卻在挨了12天打后匆匆收場——早知今日,當初何必把牛皮吹破天?
煉油廠的火焰還沒熄滅,F-35的轟鳴又在波斯灣上空回蕩。以色列的導彈生產線在加班加點,白宮的戰爭授權書墨跡未干。當卡茨輕描淡寫說出“定期采取行動”時,伊朗的棺材板已被撬開了一道縫。
跪著生還是站著死?德黑蘭的老爺們,該醒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