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桂平食荔枝,街頭少見00年至05年的年輕人。
這批人大學畢業1-5年,多留在大城市或赴廣東打拼。桂平人口多,可年輕人少,“人才輸出型”特征明顯。
走在街上,遇的多是長輩、學生或同齡人,青春活力缺了主角。為啥年輕人不愿回?大城市有更高薪資、更廣平臺、更自由生活。
回桂平,除了考編、進廠、幫家里生意,難尋專業匹配崗位。
這代人在互聯網中長大,眼界開闊,小城節奏慢、選擇少,留不住他們。也有人回流,可多是大城市壓力下的“折返跑”,難改人才流失現狀。有朋友說:“回來連像樣的公司都沒,難道繼承家里的雜貨鋪?
”確實,桂平產業單一,就業機會有限,拴不住年輕人的心。但近年鄉村振興,有年輕人帶新思路回來,開奶茶店、做農產品電商。
他們把老家荔枝直播賣向全國,讓小城看到煥發新生的可能。
桂平的未來,得創造更多值得年輕人回來的理由。像那些成功小城,靠特色產業、宜居環境或政策紅利吸引人才。
否則,“輸出—回流—再輸出”的循環,怕會一直上演。小城市的資源有限,年輕人為下一代考慮,不得不選擇離開。
街坊的閑話、親戚的催婚,也讓習慣都市生活的他們望而卻步。
我個人認為,小城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人的力量。
留住他們,不是靠挽留,而是打造能承載夢想的舞臺。當桂平有了更多機會,飛出去的“孔雀”,總會有歸巢的那天。請善待回鄉的年輕人,他們是小城發展的希望。
未來,期待桂平能成為年輕人愿意留下的地方,讓街頭重現青春笑語。你覺得桂平該如何留住年輕人?一起聊聊吧。
關注我們,看更多廣西故事,為小城發展出份力。小城要發展,留住年輕人是關鍵,別讓故鄉成了他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