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紅薯藤瘋長,地下薯塊卻不長?老鄉們別急,這是藤蔓搶了薯塊的養分。
七月雨水多、溫度高,正是紅薯長個的坎兒。管不好,秋后薯洞空一半;管好了,畝產多收三四百斤。
先記牢“三防兩促一關鍵”,個個步驟不能省。第一防,防藤蔓“瘋吃”。
藤蔓爬滿壟溝,不定根扎進土,專偷薯塊的養分。翻蔓傷葉子,提蔓最穩妥——晴天下午輕提藤,抖落泥土扯斷根。提1-2次就行,動作太猛傷主藤。
第二防,防旱澇“雙殺”。
紅薯怕干也怕澇,干了薯塊裂,澇了根發爛。起壟至少25公分高,壟溝腰溝圍溝要挖深。下雨后12小時內清溝,別讓根泡水里過夜。
天干葉子打蔫兒,澆小水別漫灌,澆多了藤又瘋長。第三防,防病蟲“偷嘴”。
天蛾啃葉子,瘡痂病爛藤,七月高溫高濕最易犯。每天下地轉一圈,見蟲洞蟲屎趕緊捉,蟲多了噴低毒藥。病葉病藤別留田,帶出地外集中燒,斷了病蟲老窩。
兩促頭一促,促薯塊“長肉”。七月薯塊膨大快,鉀肥磷肥不能缺。壟邊挖淺溝,硫酸鉀15-20公斤,過磷酸鈣20-30公斤。
葉子發黃補點尿素,但別超過8公斤,多了藤又瘋。兩促第二促,促根系“壯實”。雜草搶水搶肥,根系長不壯,薯塊自然小。
人工拔草輕著點,別傷了紅薯根。
壟肩土硬了,半干半濕時淺鋤3-5公分,松松土根好喘氣。一關鍵,斷了“偷吃根”。藤蔓節位沾土就長根,這些根專和主薯搶養分。
提蔓時扯斷它,養分全給主薯,個頭才能勻實。翻蔓可使不得,傷了葉子不采光,薯塊更不長。去年村東頭老李家,沒提蔓沒斷根,畝產才800斤。
村西頭王嬸子照做,畝產1300斤,差了500斤!數據擺這兒,管不管大不同。有人問:“提蔓次數咋定?
”看藤勢——爬滿壟溝就提,別等太旺。
還有人愁:“藥咋選?”問農技站,別自己亂配,傷了薯苗劃不著。七月是道坎兒,管好了甜到心,管差了悔半年。
記住老話:“七月管薯不偷懶,秋后薯洞冒金蛋?!蹦壹t薯藤爬多遠了?趕緊下地查查,現在動手還不晚!
關注我,下期說紅薯膨大期澆水的“早中晚”學問。注:具體用量因地力、品種調整,拿不準找農技員問問更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