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官以‘訴’的標準開展高層住宅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凝聚多方合力變被動處置為主動預防,將潛在危險化解于微末,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這份護航公共安全的檢察擔當,有力度、有溫度、可復制!”
安全生產月期間,近日,在靜安區某公寓內的聽證會現場,上海市人大代表邵潔這樣說道。
這場回到涉案公寓現場的聽證會,由檢察機關、行政機關、居委會、物業公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參與,聚焦住宅消防安全“回頭看”,凝聚共識、壓實責任、評估“治”效,防患于未“燃”,是檢察機關推動社會公共安全治理的關鍵一招。
技術賦能調查核實
2025年2月起,靜安區檢察院高層開展住宅消防安全專項調查,深入轄區內14個街鎮數十家小區,針對消防泵、火災報警控制器等消防設施器材配置、消防安全標識等問題進行全面排查。
“消防泵這些專業設備雖然平時并不起眼,卻是發生火災時保障水源供給的核心設施,是群眾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承辦檢察官劉國敏提起辦理案件時的初衷時這樣說道。
該如何證明消防泵等專業設備
能夠運行正常、完好有效?
公益檢察官借力院內建立的技術調查官制度,邀請第二批聘任上崗的消防領域專家展開專業指導和流程監督。檢察官與技術調查官實地對高層住宅內消防泵、火災報警控制器等進行基礎查驗和性能測試。
經排查發現,有的高層公寓樓消防泵已損壞,有的高達幾十層的居民樓內火災報警控制器未及時維修,有的小區存在消防控制室部分值班人員不具備相應的消防職業資格等問題。2025年2月18日,靜安區人民檢察院對該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立案調查。
“涉及消防安全的規范要求和行政法規很多,來自消防領域的技術調查官為我們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上海市住宅物業消防安全管理辦法》《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本市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決定》等規定,明晰了不同監管機關及其法定職責,便于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更準確‘對癥下藥’。”
檢察官助理任思和說道。
檢察建議促推行政履職
查明癥結、厘清權責后,
如何形成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的疊加效應,
協同治理好消防安全隱患?
在發現問題后,公益檢察官第一時間通過共商溝通、收集建議,協同行政機關、居委會、物業等各方力量達成共識。
2月底,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檢察機關依法向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提出及時對未保持完好有效的消防設施落實整改,并加強轄區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日常消防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居民的安全宣傳教育。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單位積極履行屬地監管職責,對涉及隱患居民區進行實地查看,在確認反映情況屬實的基礎上,成立由街道、派出所、居委會等組成的工作小組,對整改工作跟蹤落實,強化日常巡查管理。
“我們安排專業公司對消防泵、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故障點位進行修復,并在現場張貼了使用提示,有關工作人員也已展開技能培訓。檢察建議幫我們厘清了責任權限,消防安全沒有‘屬地例外’!”
相關行政機關負責人表示。
壓實整改成效
然而,相關行政單位反饋稱,某公寓因維修基金不足,消防水泵損壞未得到修理已是“老大難”問題,無法落實整改。據此,靜安區檢察院迅速啟動審前評估程序,組織相關單位人員召開審前圓桌會議,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充分溝通、厘清職責,協力推動解決堵點。
2025年6月,在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全部整改完成后,有了開篇那一幕。檢察機關組織市人大代表邵潔、靜安區政協委員石紅衛、人民監督員徐國忠,以及行政機關、居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等重新回到該公寓現場,監督查看整改情況,并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聽證會評估整改效果。
“目前,我院已對14個街鎮內高層住宅小區進行摸排調查,并制發檢察建議14件,磋商4件。”
檢察官劉國敏介紹道。
聽證員一致認為,行政機關目前已對公寓消防問題整改到位,受損公共利益得到修復,因此靜安區檢察院對該行政公益訴訟案作出終結案件決定。
下一步,靜安區人民檢察院將持續跟進監督,加強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司法聯動,督促相關部門完善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推動形成政府、司法、公民共同治理、良性互動的消防工作格局,讓“居有所安”的愿景在高樓大廈間落地生根。
記者:張琦
編輯:陳攻
通訊員:姚安珂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