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在荷蘭海牙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彭子洋 攝
撰文 | 拾叁書
全文115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為了加強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存在,特朗普上任以來做了兩件事:一個是強買格陵蘭島,另一個是購買破冰船。
近日召開的北約峰會上,特朗普就看上了芬蘭的極地破冰船,當著芬蘭總理的面不住地夸贊芬蘭在建造破冰船領域的專業能力,甚至繞過美國國會,直接向芬蘭提出了購買15艘極地破冰船的想法。
消息一出,美國國內反對派民主黨人馬上站出來予以攻擊。要知道,美國法律規定,海軍和海岸警衛隊的所有船舶必須在國內建造。特朗普此舉顯然是違反了法律,并沒有得到國會授權。
有民主黨議員批評說,特朗普這是越權,其公共支出行為超越了法律授權范圍。
特朗普顯然也知道,所以幽默地說:
我沒有去國會,他們會因此彈劾我!
即使要冒著被彈劾的風險,特朗普也要急著提出購買破冰船想法,這是為何?
原因有二:
其一,對手實力強。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最大對手,就是俄羅斯。目前,俄羅斯擁有40多艘極地破冰船,注意是“極地破冰船”,并非一般破冰船。而美國呢,僅有2艘,且都已接近使用壽命上限。實力差距如此懸殊,想要在北極與俄羅斯掰手腕,美國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夯實家底。
其二,自身建造能力低。美國本土制造的上一艘極地破冰船,還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也就是說,這么多年來,美國就沒有建造過極地破冰船。現在想要重新拾起,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辦到的事。這與稀土提煉加工能力一樣。產業鏈的完善需要長時間的市場培育。
特朗普雖然剛剛開始第二任期,但也只有5年。重新提高國內造船能力,已遠水解不了近渴。為此,下訂單讓盟友船廠建造,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此前,美國海岸警衛隊已向外訂購了3艘極地破冰船,但不僅價錢超出預算,交付時間也推遲到至少5年后。
所以,從盟友手里購買現成的極地破冰船,也成了特朗普的選擇。
今年6月,美國極地破冰船“斯托里斯”號(Storis)開啟首航,成為25年來美國海岸警衛隊入列的第一艘極地破冰船。這艘極地破冰船,正是從愛迪生·喬斯特近海公司子公司購買的,原本是為殼牌公司的北極鉆井作業而設計制造,經過改裝增強通信和防衛能力后,更名為“斯托里斯”號(Storis)。
這次,特朗普這次不僅提出15艘破冰船的訂單,還看上了芬蘭一艘已經建成的破冰船。芬蘭方面說,這艘現役破冰船已經服役五六年了,特朗普給的報價是芬蘭提出的三分之一。
有人猜測,特朗普想買的可能是芬蘭的“北極星”號極地破冰船。這艘船2016年建成,具有1.8米的破冰能力,以及LNG雙燃料發動機等先進設備。
2016年10月31日,在芬蘭赫爾辛基,“北極星號”破冰船首次對公眾亮相。從11月1日開始,芬蘭設計制造的“北極星號”多功能破冰船正式開始服役。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氣動力破冰船。新華社記者李驥志攝
但芬蘭不一定會賣。有芬蘭造船專家表示,芬蘭自己也缺極地破冰船。近年來,芬蘭已制定了建造新的極地破冰船計劃,已取代老舊的破冰船,但這項計劃進展緩慢。
雖然如此,對于美國購買意向,芬蘭方面還是表現出積極的態度。現在,一個想買,一個想賣,買賣能否談成,還要看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結果,我們持續觀察。
請【點贊】,點【在看】,把文章【轉發】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