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哥
特立獨行水瓶座
日常干貨總結癖
分享生活,讀書、工作、育兒
在知乎看到一問題“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有一個很好的回答說,把你手機里所有多視頻軟件全部刪除,你就打敗了將近一多半的人了。每個月讀一本世界名著,你又打敗了剩下的起碼三分之一的人。每周至少做一次運動,你又打敗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人。
噢,言之有理,醍醐灌頂。把當下會養廢你的習慣改一改,曙光就在眼前。
只可惜,在這個大環境下,人更容易喪失意志力,要有點自律,才能抵擋萬有引力向下。
連作家王朔都說自己每天花了10小時看短視頻,書也沒空看了,莫言也說每次刷完短視頻后都會批評自己,怎么又刷了一個小時,時間不知不覺浪費了很多。
連需要自律的作家本人都抵抗不住短視頻誘惑,減少了閱讀時間,可想而知一般的人了。
插畫師: Sofia Doudine
短視頻、AI、互聯網,新科技都代替了傳統,代替了閱讀,改變行為,更容易讓一個人成為廢物,成為一個懶于思考的人,習慣容易的人。
我想,在這個時代,想要贏真的沒有那么難,不必想太長遠的出路,減少讓你變廢物的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向上的心態,務實的作風,你已經贏了大部分人了。
多讀書提供思考角度
最近知名的作家、美食家蔡瀾先生去世了,網絡上出現了一批痛罵他的人,說他的人生不過是“吃喝嫖賭”,是好命的富二代,是玩弄女人的下流男人。
或者人無完人,他是過去舊時代的人,在某些看法,尤其是女性的態度上,用現在的眼光看,不合時宜,充滿男權的凝視。
不過,我認為,評價一個人要代入他所處的時代和文化來看才公平。
我最受不了的是,很多連蔡瀾的書都還沒讀過的人為了賺流量制作了信息錯誤的視頻和文字,然后胡亂一番評價,把一堆不讀書不考證的人帶偏。
蔡瀾的書,我大部分都看過,他不是富二代,最多是中產,也吃過苦,曾差點被炸彈炸死,父親幫邵逸夫打工,邵逸夫供蔡瀾留學日本,在讀期間已經為邵氏工作,他家與邵氏的淵源可以讀《在邵逸夫身邊的那些年》。
蔡瀾發達一是因為幸運,二是他非常勤奮,三是他很擅長交朋友,廣結善緣,四是他個人非常多愛好,每一個愛好都可以做到專業水準,寫作可以做到出書,愛吃可以做到美食家,愛寫字刻印章可以做到開展覽的程度。
他表面上是吃喝玩樂,實際上是很努力的人。
要用興趣賺錢,是他媽對他說的話,要發展工作之外的興趣,并做到專家級別,就能賺錢了。詳細的賺錢方法可以參考他寫的《賺錢的藝術》。
如果沒有讀過相關的書,人云亦云,好容易因為偏見狹隘而錯誤地認識一個人,也讓自己錯過了學習的機會。
羅振宇在《閱讀的方法》里說,讀的書多了,我們就得到了更多的現象解釋,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多的反應模式。
糾正偏見的方式是閱讀。
讀書多的人,不容易被人帶著節奏走而成為一個狂熱者,讀書會讓你變得冷靜而客觀,我這里說的讀書不是拿學歷的讀書,而是大量的閱讀。
蔡瀾也說自己會大量閱讀,他的有趣也在于讀書多,因為讀書多的人不僅僅是談資多,面對同一個事實,他們還能夠轉動自己的腦子里的各種精神裝置,放出各種小精靈,有趣而靈動。
在經濟下行的時代,更加要大量讀書,看前人的歷史總結,牛人的未來預測,可以讓你站到事實的各個側面,看到一個更立體更復雜世界,在希望中前進,而不讀書的人只會茫然無知和害怕。
越是迷茫手足無措越是扎進書里就對了,別人的人生和方法可能會是你的答案。
慶哥新書,活出自己美好的人生版本。
所以,當你開始閱讀而不是無腦刷信息,已經贏了一大批人了。
勤奮是窮人的原始資本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曾坦言,本杰明·富蘭克林是他最欽佩的人。受此啟發,我讀了《富蘭克林傳》。
我發現富蘭克林的一生簡直是“寒門逆襲”的教科書,僅接受過兩年正規教育的印刷作坊學徒,最終蛻變為橫跨商業、政治、科學、外交等領域的通才。
這種全方位的卓越,不禁讓我思考:究竟是什么特質造就了如此非凡的人生?
我發現勤奮與務實構成了他人生進階的底色。
在自傳中,他特別強調的每日準則之一:"要勤奮致力于正在從事的行業,不因任何一夜暴富的愚蠢計劃而動搖,因為勤勞和堅韌是最可靠的致富途徑。"
他也真的如此實踐,少年時期在印刷所的勤學苦練掌握了核心技術,青年時期堅持夜讀彌補教育短板,中年時期雷打不動的日程規劃,為了準時交貨,通宵工作,勤奮成了他的可靠標簽。
因為勤奮,別人認為他可靠,因為可靠贏得更多生意。
也正是這種日復一日的勤奮積累,使他完成了從體力勞動者到知識型創業者的關鍵躍遷。
在經濟下行時代,付出多收獲少,可能很多人都已經不相信勤奮了,勤奮顯得老土又不合時,但是我是想說,當你什么都沒有的時候,還是勤奮最有用。
當年我逼自己工作之外每周寫1到2篇原創,雖然寫得慢,現在也有幾百篇原創了。
在資源極度匱乏的起點上,勤奮是赤手空拳的你所能擁有的最大籌碼,是不可替代的"原始資本"。
與其躺平不如立馬開干,勤奮的人不會一無所獲的。
身體健康本身是競爭力
看到一個熱點話題說,現在糖尿病年輕化了,曾以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病”,現在看,年輕不是理所當然就會健康的。有的人都還沒開啟人生,已經被健康拖后腿了。
最近讀到一句話,死是全部的失敗,我記了以來,我今天換一個說話,沒有了健康,是全部的失敗。
李錄在《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里有說到一點,穿越經濟低谷、擁抱未來的關鍵,不僅是智慧與耐心,更要有健康的身體和長久的生命力。
活得久,才能等到復利的奇跡。
巴菲特和芒格之所以能成為投資界的傳奇,不僅因為他們智慧超群,更因為他們活得足夠長,90多歲仍在工作、思考、創造價值。反觀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年輕時拼命透支身體,還沒開始創造已經因健康問題黯然退場。
艱難時期,健康是最低成本的“投資”,如果你正處于人生低谷,事業停滯、收入有限、情緒低迷,不妨換個思路:既然暫時無法改變外部環境,那就先養好身體。
運動、冥想、充足睡眠,是成本最低的“抗焦慮藥”。 每天早睡1小時、減少垃圾食品、散步20分鐘,長期堅持,身體狀態就會明顯改善。這些都可免費進行,還復利多多。
最近開始養生打卡,有興趣的朋友跟著我來吧。
健康,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
所以,從今天開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適度運動,這不是“養生”,而是對未來的自己,最好的投資,也是你人生賬戶里最大的一筆進賬。
作者簡介:慶哥,一手寫作一手煲湯,品人情世故,寫至味人間。已經出版《像我這樣的人,就該燦爛過一生》、《我愿乘風破浪,只為人間煙火》等,微博:@獨一無二的慶哥。
慶哥的新款湯飲上線了,食材精心篩選,放心養生。
詳情可閱讀此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