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周,羅馬仕和安克充電寶暴雷了。
這兩家行業巨頭發布通告召回多個型號的充電寶,涉及召回數量高達百萬;緊接著,民航總局發布了史上最嚴的充電寶禁令,一臉懵的乘客在機場安檢口丟掉成框的充電寶;之后,充電寶召回流程出問題,安克開始下場教用戶“自行銷毀充電寶”,還有不良商家開始賣所謂的“3C認證貼紙”,號稱貼了之后充電寶就能上飛機……
乘客在登機口丟掉的充電寶|小紅書
比起丟掉上百塊的充電寶,更糟心的是充電寶可能藏著的安全隱患,畢竟誰也不愿意手里揣著一個小型炸藥包擠地鐵坐飛機。
把安克和羅馬仕這次召回的充電寶型號列一下,大家可以對照查看一下自己有沒有中招,有的話快去聯系客服領補償。
至于型號在哪找,一般在充電寶機身上,標識信息里比較靠上的位置。
你也可以掃一下上海浦東機場的二維碼,輸入相關型號、品牌信息,查一查自己的充電寶能不能上飛機。
所以,我手里的這個充電寶還安全嗎?充電寶到底出什么安全問題了?3C認證又是啥?以后我們要怎么買充電寶?
史上最大數碼產品召回事件
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保衛處前后腳發布通知:禁止在宿舍使用羅馬仕充電寶。這個指名道姓的禁令,后來成為了“充電寶事變”的起源。
6月16日,羅馬仕在官網宣布召回三款“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總計49.17萬臺;6月20日,另一家充電寶大戶安克創新也在官網發布了類似公告,召回7款總計71.3萬臺充電寶。
一個性價比品牌,一個中高端品牌,兩家充電寶廠商相繼淪陷。
本次召回的充電寶型號和數量|羅馬仕
在一片混亂中,還發生了一個荒誕插曲:羅馬仕起初要求消費者自行寄回問題充電寶,結果順豐、京東、韻達等快遞企業都拒絕承運(快遞OS:你讓我寄一個會爆炸的電池?沒毛病吧?)27號,“充電寶 退不了”上了微博熱搜,消費者都被整懵了。
6月26日,中國民航總局發布緊急通知:鑒于近期充電寶事故頻發,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充電寶的風波其實早已埋下伏筆:6月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暫?;虺蜂N了一批充電寶企業的3C認證證書,涉及羅馬仕、安克、小米、品勝、綠聯等幾乎所有國內知名品牌的充電寶。其中,羅馬仕的移動電源3C證書幾乎全部處于暫停/撤銷/注銷狀態,涉及型號329款。而很多充電寶企業的上游供貨商——安普瑞斯——也有70余個3C證書被撤銷,幾乎全部和電芯、充電設備相關。
民航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僅2025年,國內民航和充電寶爆炸相關的事故就多達15起:3月20日,香港航空HX115航班在飛行中旅客充電寶自燃;5月31日,南航CZ6850航班在起飛后旅客充電寶起火;6月13日,上航FM9449航班在飛行中旅客充電寶起明火燃燒……
這其中,港航HX115航班的涉事充電寶,正是被高校拉黑的羅馬仕20000毫安款。
隨后,就是持續至今的機場安檢風波。多地機場的安檢口,不合新規的充電寶堆積成山,廣東深圳等地機場可以暫存,有的機場則只能棄置。
有網友在上海虹橋機場被安檢員告知,相機電池也不能上飛機,一度引發攝影圈嘩然。之后,虹橋機場回應說并沒有這樣的規定,系安檢員錯誤理解規則。
而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平臺上,開始有商家出售“3C貼紙”,幫沒有3C的充電寶蒙混過關。不過截至目前已經都被下架了……
引發這場風波的羅馬仕,已經在各大電商平臺下架了自己的充電寶產品。在羅馬仕官方抖音旗艦店,上架商品中只剩下充電插頭和配線,目前僅有少數第三方商家還在賣羅馬仕充電寶。羅馬仕官網顯示,該公司是2012年創立于中國深圳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品牌產品年出貨量達到5000萬件以上,服務用戶超過1億人。
拿出你的充電寶,看看還能用不?
在這次事情中,屢屢被提及的一個概念就是“3C認證”,到底啥是3C?
3C認證全名“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英文為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簡稱3C。它是國家為一些涉及安全、環保、健康的產品頒布的最低標準強制認證,不達標則不允許上市銷售。涉及充電寶的3C認證主要是一系列安全性能測試,如過充保護、過放電保護、短路保護、過載保護等。
除了3C標志,充電寶上還有很多其他的信息,以我自己手頭的充電寶為例:
這些標識從左往右依次是:
第一個,環保使用期限 (Environment-friendly Use Period)。中間的數字代表本產品的使用年限——換句話說,這個充電寶只能用5年;
第二個:禁止投入火中 (Do Not Dispose in Fire),不用多說;
第三個:禁止隨意丟棄 (WEEE Directive Symbol)。這是歐盟的WEEE(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標志。它表明該產品不應作為普通生活垃圾丟棄,而應在報廢后進行專門的回收和處理;
第四個:可回收鋰離子電池 (Recyclable Lithium-ion Battery)。三角形箭頭是國際通用的回收標志。下方的“LI-ION”代表鋰離子電池,意思是本產品應當按照規定回收再利用;
第五個就是3C啦。
有些舊充電寶身上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字母標識,比如說:
CE:這是歐洲合格認證 (CE Marking),表示符合歐盟銷售標準;
RoHS:有害物質限制指令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也是歐盟的標準,主要針對含有鉛、汞、鎘等有害成分的電子產品;
F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認證 (FCC Mark),表示符合美國銷售標準;
UKCA:英國合格評定 (UK Conformity Assessed),英國脫歐之后的銷售認證標準。
總的來說,和大家關系比較大的,除了3C之外,就是“環保使用期限”。如果你手頭有老充電寶產品,回憶一下購買年份,然后看看機身上的這個標志里的數字,如果時間差不多了,盡快淘汰吧。
說到這了,既然充電寶無法寄回廠家,那如果我手頭有需要召回的充電寶,應該怎么處理呢?
目前有一個羅馬仕和安克創新官方都推薦的方法:用鹽水浸泡。
簡單說,準備一個大盆,裝滿水,然后放入250g食鹽,攪勻,把充電寶放進去浸泡超過24小時——這一步是為了用鹽水讓充電寶完全放電,消除安全隱患。
之后,把充電寶裝在鐵盒子里,寫上有害垃圾的提示,丟入有害垃圾分類垃圾桶里,即可。如果你家有鼓包的充電寶,這樣處理也可以。
充電寶為什么會爆炸?
好好的充電寶,怎么用著用著就爆炸了?為什么單單是充電寶有問題,其他電子產品就沒事呢?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是電解液中的鋰離子在正負極(鈷酸鋰/石墨等)間移動,產生電流實現充放電,讓化學能和電能互相轉化。這個過程必須控制在一定速率之下。因為電化學反應中,一部分能量會轉化為熱能,一旦發生諸如短路,受熱,顛簸碰撞等意外,電池內部化學反應加速,溫度急劇升高,電解液在高溫下分解出可燃氣體,正極材料也會在高溫下分解出氧氣——溫度,燃料,氧化劑,完美的火三角達成,電池就開始燃燒,甚至爆炸——這被稱作鋰電池的熱失控(Thermal Runaway)反應。
更麻煩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電池內部,無論是滅火器還是沙土隔絕都不好使,只能等電池自己燒完,因此,電池引發的火災往往都很難撲滅,危險性更大。
所以各家充電寶的核心技術,基本都是為了防止電池過熱。
比如上文提到的3C標準中,過充保護是電池滿電后自動斷電,防止鋰離子堆積;過放保護是電量低于10%時停止輸出,避免電池“餓死”損壞;短路保護是輸出口被金屬觸碰時,切斷電流防止短路過熱;溫度監控是過熱時強制休眠,等等。
而這,也正是某些品牌翻車的地方——它們在防止電池過熱方面都有技術紕漏。
安克創新的召回通告中,提到召回產品的電芯供應商私自更換了正負極隔膜材料,“可能導致極少數產品在長期循環使用后隔膜絕緣失效,進而引發過熱甚至燃燒的安全隱患”。
羅馬仕的問題則更大一些——早在2019年,就有數碼博主拆解過羅馬仕的多款充電寶,發現“溫度傳感器完全沒有”“電池和電路板之間就是細導線連接”。這還是羅馬仕這種大牌子,更別提某些機場車站出售的二三十塊的充電寶,為了省成本什么安全措施都沒有,很多幾乎就是電芯插根電線就拿出來賣了。
另一方面,大部分電子產品的電池容量都不會很大。手機,筆記本電腦最高不過五六千毫安,而充電寶動輒就有一萬乃至兩萬毫安。能量密度要高得多,出事的概率也更大。
事實上,電子產品早年也發生過電池爆炸事故。2017年,三星Galaxy Note 7 手機就因為電池正負極隔離膜太薄發生了多起爆炸事故,最后整個系列停售;更早一點的2006年,索尼生產的筆記本電腦電池因為存在安全隱患,導致蘋果、聯想、東芝等多個品牌召回筆記本電腦。
不過整體上而言,電子產品實施安全標準已經多年,安全系數已經比十幾年前好上不少。這也是為什么本次風波并未波及相機,筆記本,無人機等產品的原因。
但充電寶就不是了。一直到2023年8月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才開始將“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產品”納入3C體系中。這便是本次充電寶安檢風波的核心原因:強制3C標準僅僅實施了7個多月,而很多消費者手中的充電寶已經用了一兩年,不符合民航總局規定的充電寶“大有寶在”。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抽查結果,2020年到2022年,網售充電寶不合格率分別為19.8%、25.0%、35.4%——一年比一年高,2023年直接來到了驚人的44.4%,近一半都不合格。直到24年相關規定開始落實后,不合格率才開始下降。
這個充電寶,以后怎么買?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充電寶才符合機場登機新規?
我匯總了民航總局發布的通告和各地機場的回應解釋后,歸納為以下幾點——注意,這些歸納僅僅基于目前的規定,不排除之后有更細致的規定出臺的可能性,請大家酌情參考,以最新規定為準。
第一,充電寶機身印有清晰永久的3C標志。
注意,必須是充電寶機身——包裝盒,說明書,廠商證明統統不行。
就是下圖這樣的。你可以現在去看看你的充電寶有沒有這種標志,如果沒有,放家里吧,肯定帶不上去——包括一些大廠的產品,可能都有類似的問題。比如蘋果的MagSafe電池,雖然肯定是合格產品,但因為沒有3C標志,也建議你暫時先放家里幾天,等后續通知……
還有一點要注意,這個標志要是“清晰的,永久性的”——不但上面提到的那種“小聰明”貼紙不行,有些中小廠商的3C標志也是貼紙貼上去的,你最好用指甲摳一摳,要是能摳下來,也別帶了。
第二,額定能量(Wh)范圍要在100Wh以下
注意,不是“容量20000mAh”才能上飛機,而是“能量100Wh以下”。并且,容量(mAh)、電壓(V)、額定能量(Wh)三個參數都需要清晰可見。
最后,剃須刀、電動牙刷、自拍桿等小電器里的電池不在檢查范圍內,相機備用電池、無人機電池目前也可以順利登機,這一點大家姑且可以放心。
以及一句有點廢話的叮囑:羅馬仕和安克創新的那些召回品肯定百分之一萬不能上去,有3C也不能。不但不能,你最好也別用了,快處理掉吧。
匯總一下,今后我們應該怎么購買和使用充電寶產品呢?
一定一定一定認準3C標志,沒有的一律不要買;
優先選擇主流品牌與正規渠道,不要買價格異常低廉,或來路不明的“三無產品”;
如果不是有大容量剛需,最好優先選10000mAh左右容量的充電寶產品。
可以優先選使用“鋰聚合物電芯”的充電寶產品,安全性要更高一些。
作者:谷子
編輯:翻翻
封面圖來源:小紅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