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分數就能生成最優志愿方案”“AI算法加持,報考成功率直線提升”——今年,各類AI志愿填報工具紛紛涌入高考志愿填報市場。記者發現,相比于志愿填報規劃師的高昂費用,AI填報工具大多打著“免費”“高效低價”標簽,成為了不少考生和家長的心儀選擇。當志愿填報轉向“云端”,AI填報工具是真的高效精準,還是暗藏陷阱?
平臺紛紛推出AI志愿填報工具
今年高考季,AI志愿填報這一細分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5月,騰訊QQ瀏覽器上線“AI高考通”,宣稱是行業首個高考Agent(智能體);同月,此前深耕中小學課后輔導的作業幫,也跨入輔助志愿填報領域,上線高考志愿填報服務;6月,百度對AI聊志愿智能體進行升級,稱其接入了文心大模型、DeepSeek-R1等多個大模型;同月,騰訊元寶宣布“高考志愿咨詢”能力上線;夸克發布“高考志愿大模型”,實現從咨詢到生成報告的全流程服務。
此外,騰訊元寶、夸克和知乎App還相繼更新了應用商店的頁面介紹,App圖標也更換成帶有“高考志愿”“高考選志愿”“高考季”等字樣的內容。
記者體驗下來發現,市面提供AI志愿填報的平臺大多采用“免費基礎功能+付費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平臺會要求考生輸入高考分數、省份、科目等基本信息,然后通過院校專業信息和內置的算法模型,為考生推薦相應的大學和專業,并給出“沖穩保”院校推薦。
在推薦院校時,有平臺還提供“院校優先”和“專業優先”兩種模式:如果考生沒有特別鐘愛的專業,更看重院校,則可以選擇“院校優先”,以確保能夠被理想的院校錄取;如果考生更看重學科特色與個人興趣匹配,則可以選擇“專業優先”。
除了傳統的志愿填報建議,部分平臺還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考生可以在夸克上填寫興趣愛好、目標院校、地域偏好、專業偏好以及畢業規劃等個性化需求,AI算法會結合考生需求綜合匹配高校。QQ瀏覽器甚至推出MBTI性格評估、霍蘭德興趣評估等幫助考生測試適合自己的專業。
基礎數據有誤
不同平臺數據打架
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AI志愿填報服務廣告,考生家長陳瀟也下載了幾款軟件進行體驗,她發現都存在著位次不準確的問題。軟件中顯示某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去年歷史類最低分是593分,排名是4024名,但廣東發布的填報指南中最低位次則是3948名。
記者體驗下來也發現同樣問題,雖然眾多AI高考志愿填報軟件宣稱“全國近3000家院校數據同步更新,提供最新錄取分數線和位次排名,助力考生快速鎖定專業和院校”,但實際情況卻是,基礎數據可能有誤且軟件之間會出現“數據打架”的情況。
以廣州某學院的法學(海商法)專業為例,在百度平臺上,該專業歷史類的最低分數線顯示為521分,對應排名為27204位,錄取人數為93人。而在夸克上搜索同一專業時,雖然最低分數線同樣顯示為521分,但排名卻略有不同,為27268位,且錄取人數顯示為46人。記者查閱該校官網,2024年該校法學(海商法)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確實為521分,排名為27204位,與百度一致。但錄取人數為46人,與夸克上錄取人數信息一致,卻與百度顯示的錄取人數有出入。
記者在百度和夸克上搜索某大學珠海校區的工商管理專業,以2024年廣東地區歷史類為例,均顯示該專業的最低分為582分,位次為5988名。然而,記者在該校招生網查詢到的最低錄取分數顯示為582分,排名卻是5866名。這樣一來,基礎數據的錯誤和各平臺數據的差異,給考生和家長進行準確的志愿填報決策帶來難度。
此外,各軟件平臺推算后給出的錄取概率偏差巨大。
以掌上高考App為例,記者將高考省份設定為“廣東”,選考科目選擇為“物理、生物和化學”,總分填寫為“600分”后,頁面顯示“院校優先”中的全部院校共有571所。該App按照“沖穩保”的梯度,列出了相應的院校和專業。在可供參考的院校中,對于某大學的定位是錄取概率50%的穩妥院校。隨后,記者在夸克上提交了完全相同的考生信息,結果顯示在“院校優先”中,可選院校多達1155所,并且對于該大學的定位是99%概率能錄取的保底院校。
家長看法各異
消委會發布提醒
對于如今大熱的AI高考志愿填報工具,家長的看法各異。
雖然發現了AI填報軟件會出現信息有誤的問題,但陳瀟認為“大部分(功能)還是做得不錯的”。“沖穩保的建議其實都做得挺好的,看了會比較節省時間。”陳瀟說。
對AI持反對意見的也有不少,某社交平臺上有網友發布一篇名為“爸爸執意要用AI幫我填報志愿”的帖子,評論區內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經歷。一位網友稱:“我昨天用AI試了一下,亂七八糟完全不對,趕緊跟孩子爸爸說AI還沒那么成熟,要好好研究志愿,(孩子)辛辛苦苦三年,別被AI坑了。”另一位網友稱:“AI真的不行,它會虛高,給你一種能進那個學校的感覺,實際可能會滑檔。”還有一位網友稱:“我復讀的班里有一位同學就是用AI填報,然后全部滑檔了,這玩意不靠譜的。”
事實上,針對AI填報志愿,已有部分省消委會發布提醒。
近日,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提示中提到,AI填報高考志愿的原理是借助大數據對考生、學校和專業進行建模,再依據這些數據為考生推薦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并預測錄取概率。其優勢在于能充分發揮AI的數據處理能力,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數據分析。然而,一個“AI志愿報考產品”得出的結果是否靠譜,關鍵在于其采用的數據是否完整準確,使用的算法是否科學。具體來說,采用的數據是否詳盡全面、來自哪個時間段、數據來源是否可靠真實,都至關重要。即便數據來源真實可靠,算法本身也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填報建議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安徽省消委會指出,考生和家長如將AI產品作為輔助和參考需要關注數據來源——要關注產品或服務頁面是否標注數據來源合法透明,是否公開注明數據來源,例如“基于××省20××-20××年公開分數線”。或者在顯著位置標注類似提示“本服務為AI算法推薦,僅供參考,最終志愿填報需結合個人情況及官方政策”。
此外,安徽省消委會還提醒,不要向任何機構和個人提供考生個人資料及敏感信息,如考生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即使是打碼的準考證、成績單、志愿填報表的照片(圖片)也不要提供,因為技術手段很容易將其還原。
6月27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也發布消息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咨詢有關信息,警惕“天價志愿輔導”陷阱,理性報考。省考試院給出了志愿填報咨詢渠道,包括: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打造的高考志愿填報信息服務系統“陽光志愿”查詢;通過廣東省2025年普通高考志愿填報輔助系統查詢;通過省教育考試院官微官網咨詢等。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實習生 朱靜蕾 蒙儀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