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站站房
主體混凝土結構順利封頂
7月1日,西安東站建設迎來重大進展。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標志著由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的西安東站站房主體混凝土結構順利封頂。至此,西安東站建設全面轉入屋蓋鋼結構施工階段,為站房后續工程按期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安東站位于西安市高鐵東城中央商務辦公核心區,是集高鐵、普鐵、地鐵、公交于一體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車站建筑總規模39.4萬平方米,其中站房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整體分為出站層、站臺層、高架候車層三層,局部設置夾層。車站車場總規模13臺27線,其中西渝高速場5臺9線、西十高速場4臺8線、西康普速場4臺10線,預留城際場,配套設置動車運用所、走行線、普速存車場等設備設施。
▲效果圖
在主體結構施工加速推進的同時,國內首例無站臺柱裝配式清水混凝土雨棚建設也迎來新進展——西安東站雨棚首跨實體樣板正式亮相。作為西安東站建設中的亮點之一,雨棚建筑面積約3.98萬平方米,單側雨棚順軌向跨度18米,垂軌向跨度22米。“針對本次西安東站雨棚施工,我們創新采用了全裝配式疊合方案,通過‘預制疊合框架梁+預制順軌向疊合次梁+全預制垂軌向疊合次梁+預制曲面板’的預制裝配式體系,相比于常規的現澆混凝土結構雨棚,達到了‘免模少撐’的效果,節約架體材料消耗70%,提升施工效率50%。”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東站項目部經理王立省介紹。
同時,為充分體現建筑結構原有的色彩及造型,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踐行“重結構、輕裝飾、簡裝修”的低碳環保、綠色節約施工理念,對混凝土配合比、模板體系以及混凝土施工工藝等開展細化研究,進行上百次實驗,總結形成以“配合比三要素”“混凝土來料三卡控”“鋼筋綁扎八復核”等內容為主的清水混凝土框架柱關鍵工序作業法,實現了清水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的高品質效果,開創了展現建筑“素顏之美”的新范式。
西安東站站房和雨棚建成后,站房立面的弧形造型與雨棚拱形造型相互輝映,勾勒出絲綢飛舞的飄動之勢,將成為新時代“一帶一路”上的新地標。
▲效果圖
西安東站作為西北地區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建成投用后,車站旅客年發送量預計將達到3650萬人次,極大緩解西安鐵路樞紐客流壓力,對提升西安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區位作用,支撐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重磅!西延高鐵鋪軌到達延安
陜北革命老區首條高鐵
順利實現軌道貫通!
今天(7月1日)上午,西延高鐵鋪軌到達革命勝地延安,隨著最后一對長鋼軌精準鋪設到位,標志著由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建設,中鐵十一局施工的西延高鐵順利實現軌道貫通,從西安北站至延安站全線鋪軌任務完成,為西延高鐵按期開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是陜北革命老區的首條高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包(銀)海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正在建設的西渝高鐵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陜西省“米”字形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構成,是“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建設項目。線路全長299.8公里,建設標準為雙線高速鐵路,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
線路建成投入運營后,西安至延安的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對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加快構建包海高速鐵路通道,進一步完善優化國家高速鐵路網絡布局、提升陜西省區位優勢和全國鐵路網樞紐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西鐵資訊
編輯:昱璇
責編:李杉
審核:若文
終審:賴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