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買單,哪個搶單就不準吃飯。”
近日,一條“請客下館子”的視頻在各社交平臺廣泛傳播。
視頻的主角,是今年五一期間火出圈的重慶市榮昌區區委書記高洪波。
在“違規吃喝”在有些地方演變為“吃喝違規”,體制內群體對“吃喝”二字噤若寒蟬的當下,高洪波帶頭請客“吃喝”無疑有點“出格”。
而光明網等央媒對此的點贊,更是讓這件事顯得意味深長。
區委書記請了一千多元的客
視頻顯示,高洪波這次請的客人一共有兩桌,包括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人大代表、90后創業者、老師等。
視頻中,高洪波表示這次請客的目的,是“要讓大家感受一下榮昌的營商環境,人間氣、煙火味。”
高洪波還在視頻的評論區曬出了菜單,菜品包括青椒魚、土豆拐子筋、芋兒雞等11個菜。
賬單則顯示高洪波這次請客,每桌消費了554元,兩桌一共1108元,但餐館老板抹零了8元。
有當天一起吃飯的客人事后對媒體表示,當天上午高洪波一行人走訪了華森制藥等三四家企業和一些實體店,中午就臨時到了一家“蒼蠅館子”吃飯。
兩桌一共20多人,人均消費50元,在當地屬于正常消費水平。
原本有客人爭著想買單,卻被高洪波“警告”:“你買單你就不要在這吃”。
隨后,這條視頻被光明網重慶頻道率先推送,引來大量網友轉發點贊。
這已不是高洪波第一次出圈,更不是他第一次為促進當地消費親身入局。
今年五一期間,榮昌就以一種近乎瘋狂的姿態沖上熱搜:
全區車位免費任停,哪怕是路邊違章停車,只要不影響交通都不處罰;
全區景區門票全免,倒逼商家靠服務賺錢;
甚至向游客開放區政府食堂,一天的米飯就消耗了半噸多……
這讓榮昌在五一假期首日就迎來了超過35萬游客,同比暴漲400%,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00%。
而這背后的操盤手,就是高洪波。
15元的面被罰了3000元
跟五一期間給榮昌帶來的潑天富貴相比,這次請客下館子似乎要小兒科得多,為何又能在網上引發一番熱議?
如果把這事跟不久前的另一條新聞放在一起,你或許就能體會到高洪波這事辦得有多“出格”了。
6月6日中午,安徽渦陽農村商業銀行青町支行客戶經理李玉虎和李陽也和客戶一起下館子吃了頓飯。
據媒體報道,幾人就餐的館子是一家干扣面館。
在當地,這種干扣面館人均消費普遍在15元左右,而這次的餐費則由客戶買了單。
或許在普通人看來,跟客戶吃一碗15元的面算不上什么大事,但這次吃飯卻給兩人招來了單位的處罰。
渦陽農商行的內部處理通報顯示,兩人的行為違反了該行《員工行為負面清單》中,“不得參加管理服務對象組織的可能影響履行職務的宴請”這一關鍵規定。
事后兩人雖迅速退還了餐費并提交書面檢查,但經研究決定,對兩人處以通報批評,并核減各自績效3000元。
此外,兩人的領導也一同被罰,青町支行行長被核減績效1000元。
此事在當時也引發了一番熱議,有業內人士認為“違規吃喝”的紅線不容觸碰,無論金額大小,該罰就得罰,以防破窗效應。
但人民網卻就此事發表了一篇題為《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的評論文章,明確指出“一碗面、大罰款”,本該精準的“手術刀”在一些地方成了“亂揮的大錘”。
一時間,一碗15元的干扣面上升到“違規吃喝”和“吃喝違規”之間界線的討論。
照片掛起來,底氣留下來
禁止違規吃喝本是好事。
一方面可以杜絕伴隨違規吃喝而來的財政資金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斷由此而來的利益輸送和權力尋租。
只是,近年來部分地方在整治違規吃喝方面層層加碼甚至一刀切,讓原本一件好事慢慢變了味。
公職人員哪怕在下班后都不許喝酒,不許參加各種紅白喜事,三人以上的聚餐就必須報備……
如今在很多地方,體制內群體不但談吃色變,甚至連正常的餐飲消費都不敢進行,這也嚴重影響到了當地餐飲行業的正常發展。
要知道,公職人員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同時,據統計我國餐飲行業在去年就有超過3000萬人以此謀生。
如果所有的公職人員都因此變得不敢正常消費,那無疑將對餐飲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而在渦陽農商行的處罰引起各方針對“違規吃喝”和“吃喝違規”的大討論后,雖然很多地方已經意識到一刀切的做法不可取,但仍有兩個問題懸在他們頭頂:
違規吃喝與正常消費的邊界在哪里?
如何既守住紀律紅線,又保住民間煙火?
這也是很多地方“促進消費”的口號喊了無數遍,卻效果平平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洪波的行動就顯得難能可貴:
他能以當地一把手的身份,在不違紀的前提下主動請客下館子,將虛幻的口號轉化成切實的榜樣,顯出了一個地方主政者應有的擔當。
至于有輿論認為此舉有作秀的嫌疑,想必高洪波是不在乎的。
“我們打卡后希望你生意好起來,你可以把我照片掛在這里。”
這是高洪波給餐館老板留下的一句話,同時留下的,還有一份不懼爭議的底氣。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看到這里,就點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