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醫療健康領域,卒中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目前,我國卒中的發病率已經超過腫瘤和心臟疾病,躍居為第一位死亡病因。然而,現實情況是,卒中患者和家屬往往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急性期的治療上,而對后期二次卒中的預防重視程度嚴重不足。深入研究卒中二次復發的風險并采取有效的預防策略,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大量基于中國國家卒中登記平臺的數據表明,我國卒中患者面臨著極高的二次復發風險。具體數據顯示,我國卒中患者在第1年的復發率高達17.7%,5年累積復發率在30%以上。二次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復發患者的2.67倍,其致殘或死亡風險更是未復發患者的10倍。這些精確的數據充分凸顯了卒中二次復發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為了實現對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目標,改善癥狀、防止疾病進展、改善預后和防止復發,臨床要求醫師在卒中患者發病后盡早指導其進行二級預防。二級預防是指針對可干預的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酗酒等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此來降低卒中患者二次復發的風險,以下幾點預防措施是關鍵。
首先是心理健康干預,相關研究顯示,罹患卒中后約50%的患者會發生卒中后抑郁。這種心理狀況不僅會對患者肢體、認知和語言等功能的恢復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復發率。因此,卒中患者家屬應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對患者進行疏導。在必要的情況下,應尋求醫護人員的專業幫助,使患者盡快得到有效的治療。第二點就是需要規范藥物治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患者服藥一段時間后自行停藥的情況,而往往停藥后卒中就會復發。各國的相關指南均明確指出,規范的二級預防藥物治療能夠顯著降低腦卒中復發風險、改善臨床預后。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需要患者堅持長期服用才能達到長期預防的效果;另外,丁苯酞作為指南推薦的改善腦側支循環的藥物,服用丁苯酞的患者需要堅持序貫治療,即遵醫囑堅持服藥三個月,才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對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三高”患者,還需要按照醫囑服用相關的降壓、降糖和降脂等藥物。第三點就是關于生活方式的重塑,不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可能導致血脂代謝異常、血壓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以及體重增加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因素均有可能增加卒中患者二次復發的幾率。因此,卒中患者應合理控制鹽分和糖分的攝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同時,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第四點是適度運動康復,國內外的相關指南均建議,所有卒中患者在發病后48小時內盡早開始適度的床外活動,活動應從低強度開始,循序漸進,并堅持功能鍛煉。患者可以選擇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打太極拳、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等。運動前應有5 - 10分鐘的熱身和放松時間,每次運動時間為30分鐘,且應在飯后1 - 2小時進行,每周至少進行3次。而對于高危患者(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則需根據醫生制定的個性化方案,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案。除了上述預防措施外,戒煙戒酒,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并定期到醫院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等,也是預防卒中復發的有效措施。
在卒中二次復發的預防過程中,家屬和患者都應積極參與,與醫生形成良好的協作關系。家屬和患者需要共同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定期隨訪,嚴格遵醫囑調整用藥及生活方式;二是具備早期預警意識,能夠識別復發征兆,如突發頭痛、肢體無力等;三是保持長期的依從性,避免擅自停藥或忽視健康管理。卒中復發的防控工作需要貫穿于整個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應從各個方面進行預防干預以及指導協同,來降低卒中二次復發的風險,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