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結構與生活方式的持續變遷,心血管疾病依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首要挑戰。為了緊跟時代步伐,分享前沿知識與實踐碩果,由北京精準醫學學會主辦的“2025亞洲心血管臨床研究研討會”(2025 ACCRS)于6月21日至22日盛大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搭建一個國際化、高水平、重實踐的交流平臺,促進亞洲乃至全球心血管領域的學術繁榮與臨床合作。
本次盛會為期兩天,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共設四個線上頻道及兩個線下專屬會場。會議內容精彩紛呈,涵蓋了心血管領域的多個核心與前沿板塊,包括心腎代謝、冠脈介入、心力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與電生理、心血管預防、心血管外科、基礎與轉化醫學等,并特設臨床研究培訓與專題培訓工坊,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深度與廣度并存的學術盛宴。
專題紛呈,聚焦前沿熱點
“心腎代謝與高血壓”專場
深入探討了心血管、腎臟及代謝疾病的綜合管理新理念。在諾和諾德專題會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袁祖貽教授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曲鵬教授共同主持,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陸峰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的黃榕翀教授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的林利教授分別從心血管-腎臟-代謝(CKM)新理念、GLP-1RA的應用前景及最新管理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高血壓學組的討論由Kyrgyz State Medical Academy的Erkin Mirrakhimov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的張毅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張宇清教授等主持,與會專家圍繞頑固性高血壓、夜間高血壓管理、不同表型高血壓的治療以及各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最新進展進行了深入交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王繼光教授重點解讀了《202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核心要點。
“冠脈介入與結構性心臟病”專場
聚焦復雜冠脈病變治療策略與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技術的最新進展。在冠脈介入學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李悅教授、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Hospital的Kai Hang Yiu教授等主持了關于鈣化病變的系列討論,來自中、日、韓的專家分享了在偏心鈣化、鈣化結節處理及預處理器械選擇上的寶貴經驗。同時,對腔內影像學在復雜PCI、CTO病變及并發癥處理中的關鍵作用也進行了深入剖析。結構性心臟病學組則重點關注TAVR技術的革新與二尖瓣介入治療的亞洲經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吳永健教授、來自韓國首爾蔚山大學醫學院Asian Medical Center的Jung-Min Ahn教授等主持了會議,內容涵蓋Redo-TAVR的技巧、優化TAVI策略以及多種二尖瓣TEER技術的臨床應用與經驗分享。
“心力衰竭與心血管外科”專場
圍繞不同人群心衰的診療進展及外科前沿技術展開。兒童心力衰竭的診療進展是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Sree Chitra Tiru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Trivandrum, Kerala的Harikrishnan Sivadasanpillai教授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杜忠東教授主持了該環節,多國專家分享了SGLT2抑制劑在兒童心衰中的應用、兒童心律失常相關性心肌病等議題。此外,人工智能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應用也引發了熱烈討論,專家們探討了AI在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等方面的創新應用。心血管外科學組的議題同樣前沿,聚焦于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研究進展和冠狀動脈外科的最新臨床試驗,展示了AI驅動的診斷技術、微創搭橋手術等領域的突破。
“心律失常與電生理”專場
全面展示了心律失常領域的創新療法。會議聚焦于極低/無射線電生理手術的實踐技巧,Sendai Kosei Hospital的Kennosuke Yamashita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蔣晨陽教授等專家分享了零射線消融、無射線房間隔穿刺等高階技術。亞洲脈沖消融的現狀亦是討論的重點,來自中國、新加坡的專家分享了國產及國際前沿PFA技術的生物物理學特性與臨床應用經驗。強生專題會則通過手術演示與經驗分享,深入探討了脈沖消融與超高效消融技術的臨床應用細節、麻醉策略與安全要點。
“基礎與轉化及預防”專場
探索了從實驗室到臨床的轉化之路。基礎與轉化學組的專家們分享了心血管保護與再生的最新進展,NUS and NUHCS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Institute的Roger Foo教授介紹了心肌細胞再生的新標志物ASNS,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聶宇教授分享了FOXK家族蛋白在心臟再生中的作用。心血管預防學組則聚焦心腎代謝健康與動脈粥樣硬化中的脂蛋白問題,深入探討了危險因素控制、不良妊娠結局與心腎代謝綜合征的關聯,以及Lp(a)等脂蛋白的最新研究。
實踐為本,賦能臨床研究
本次大會特別設立了線下臨床研究培訓與專題培訓工坊。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杜昕教授、北京心聯喬治心臟健康研究所的韓嶸教授主持的“臨床研究培訓”課程,系統講解了從提煉臨床問題、撰寫研究方案到RCT流程管理與質量控制的全過程。下午的“心血管RCT經驗講壇”則邀請了多位經驗豐富的研究者,分享了在冠心病介入、社區高血壓管理等領域的RCT設計與實施心得。強生培訓工坊則通過“基礎夯實”與“實戰練習”相結合的方式,為青年醫生提供了豬心解剖、模擬器操作等寶貴的“Hands-on”機會,有效提升了臨床操作技能。
會繼往開來,共譜亞洲心聲
會議期間還隆重舉行了《亞洲心臟雜志》(Asian Heart Journal, AHJ)的創刊發布會。在主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孫英賢院士及多位副主編的共同見證下,這本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心血管領域新期刊正式啟航,未來將為傳播亞洲學者的研究成果、發出亞洲心血管領域的時代強音提供重要平臺。
2025年亞洲心血管臨床研究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碰撞與交融,更是一次合作的深化與展望。會議匯聚了亞洲乃至全球的智慧與力量,為應對心血管疾病挑戰提供了新策略、新視野。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持續的學術交流與緊密合作,亞洲心血管健康事業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共同守護人類心臟健康。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