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關系,網友一向調侃為“父與子”。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網友只是開玩笑,西方卻玩真的。
據觀察者網6月26日報道,當地時間25日,荷蘭海牙北約峰會新聞發布會上,當特朗普將以色列與伊朗的沖突比喻為“兩個孩子在操場打架”時,北約秘書長呂特迅速接話:“這時候爸爸就得用強硬語言管教!”
特朗普隨即轉向記者團得意宣稱,“呂特喜歡他,深情地喊他爸爸”。這場“父子戲碼”瞬間引爆全球輿論。媒體注意到,當時正站在特朗普身后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忍不住笑了出來;站在另一側的老媒體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也沒做好表情控制。
要知道,作為執政長達14年的史上任期最長荷蘭首相,去年10月剛剛履新的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一度有著“不粘鍋馬克”之稱,似乎天生就具備躲避災難的能力。
但這一次,呂特卻惹出了大麻煩。呂特緊急澄清稱,他并非將特朗普視作“爸爸”,只是在開玩笑而已。
然而,任憑呂特怎么解釋,他都已經擺脫不了特朗普“義子”的標簽。畢竟,在國際外交領域有這樣一句話,“形式就是實質”。
泰國首相在電話中喊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叔叔”,都能讓泰國政府面臨垮臺危機。呂特公開把特朗普稱之為“爸爸”,造成的后果需要由他自己來承擔。
對于呂特的諂媚,特朗普非常滿意。特朗普在后續采訪中戲謔道:“如果呂特不喜歡他,他會回來狠狠收拾呂特,OK?”
這句夾雜玩笑的威脅,赤裸裸暴露了美歐關系的權力本質。更荒誕的是,特朗普竟將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比作“廣島原子彈終結戰爭”,宣稱行動使伊朗核計劃“倒退幾十年”。這種無視國際人道主義的類比,連呂特都未敢附和,只能在旁僵硬微笑。
隨著人們進一步深挖,人們發現,“爸爸門”并非偶然,而確實有可能是呂特精心設計的諂媚計策。峰會前,特朗普已在社交平臺曝光呂特發來的私密短信。
呂特宣稱,“親愛的唐納德!您在伊朗的果斷行動“非凡到無人敢為”,歐洲將為軍費“大筆買單”,這將是您的勝利!您做到了幾十年美國總統做不到的事!”
北約官方竟確認短信真實。英國《衛報》試圖找補,稱呂特的低姿態源于北約的集體焦慮:為確保特朗普參會并承諾保護,必須滿足其“被崇拜欲”。
這種策略暴露了歐洲國家的困境。首先,歐洲在安全上依賴美國,歐洲防務自主停滯,至少80%戰略投送能力依賴美軍,全歐洲軍力加起來也比不上美國;
其次,歐洲國家話語權喪失,特朗普要求將軍費提至GDP的5%,歐洲卻無力反抗;
最后,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外交已經被特朗普人格化,聯盟關系淪為對特朗普個人的效忠測試。
當記者問呂特是否尷尬,呂特強撐體面。然而,呂特的辯解比諂媚本身更顯悲哀。這場“爸爸風波”的終極諷刺在于,特朗普用羞辱性玩笑撕掉了北約的尊嚴面具,而歐洲竟然無力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