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技術風靡的今天,印刷行業看似低調,卻藏著影響生活方方面面的尖端力量。從高端包裝到智能裝備,從文化傳播到前沿科技,印刷工程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連接著傳統與創新。而在這個領域,西安理工大學的印刷工程專業,恰似精密印刷機上不可或缺的核心齒輪,以扎實的專業積淀精準咬合行業發展脈絡,在技術革新的浪潮中穩健前行。
在2025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工程專業以A+的成績位列全國第一,這一排名可不是憑空而來。作為1974年設立的老牌專業,它不僅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還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是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這些頭銜背后,是五十多年來為行業輸送四千余名高級人才的扎實成果,其中12人斬獲行業最高獎“畢昇印刷技術獎”,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其在行業內的分量。
該專業的獨特之處在于“雙軌并行”的辦學方向。一方面聚焦智能裝備工程,瞄準印刷包裝產業中的智能裝備設計與制造;另一方面深耕信息傳播工程,專注智慧融媒體系統、信息可視化再現等技術。這種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模式,讓學生既能掌握機械、材料等工科知識,又能接觸信息技術,培養出的人才自然更符合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國際交流方面,該專業的“朋友圈”相當亮眼。從1986年起,就與德國斯圖加特媒介大學、日本千葉大學等多國高校建立合作,300余名學生通過雙學歷項目赴境外深造。尤其是與德國的合作項目,還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和雙學歷證書,這種國際化的培養模式,為學生打開了視野,也讓專業的教育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
在人才培養方面,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工程專業始終堅持 “產學研” 深度融合的理念。通過 “3+1” 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在多地建立了企業實踐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近年來,專業教學成果顯著,近三年有 200 余人次在各類競賽中獲獎,或在學術領域發表論文、申報專利。就業數據更是亮眼,整體就業率常年保持在 95% 以上,參與卓越計劃的學生就業率更是高達 98%,就業崗位需求量達到畢業生人數的 6 倍之多。
升學路徑上,該專業的推免優勢同樣十分突出。以2025屆宋佳琦同學為例,她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成功推免至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作為身兼班級權益委員的共青團員,宋佳琦不僅榮獲東風二等獎學金、“互聯網 +”校賽一等獎,還發表兩篇SCI論文。她的經歷充分體現了專業的培養邏輯:保持高績點、通過英語六級,并提前參與科研與競賽,是成功保研的關鍵要素。憑借這種“高分績點 + 科研硬貨”的培養模式,印刷工程專業持續向湖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頂尖院校輸送推免生,構建起從本科到高端深造的完整閉環體系。
無論是選擇就業還是深造,從這里走出的學生,都有能力在行業金字塔尖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或許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印刷工程僅僅是 “印書” 的工作,但在西安理工大學,這個專業正以“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全新方向,煥發出蓬勃的創新活力。學生們的研究與實踐早已突破傳統邊界,從柔性可印刷電子設備到3D打印技術,從H5交互式數字媒體作品到智能裝備研發,他們正用創新重新定義印刷行業的未來圖景。
對于高考生而言,選擇專業就如同投資未來。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工程專業,既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更提供了實打實的就業保障。如果你對工科充滿熱情,渴望在一個兼具傳統底蘊與科技前沿的領域發展,那么這個在軟科排名中斬獲 A + 的寶藏專業,或許就是你開啟理想職業生涯的最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