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很多美女喜歡喝冷飲、吃冷食,北京嘉佩樂婦科醫院炎癥診療中心沈紅梅主任介紹:經常食用生冷食物可能增加部分婦科疾病的發生風險,但并非直接致病原因,其影響需結合個體體質、生活習慣及基礎健康狀況綜合判斷。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可能增加風險的婦科疾病類型
痛經與月經不調
機制:生冷食物(如冷飲、生魚片)可能刺激胃腸道,引發血管收縮,導致盆腔血液循環不暢。中醫理論認為“寒凝血瘀”,血瘀阻于胞宮(子宮)會加重經血排出困難,表現為痛經、月經推遲、經量減少或血塊增多。
證據:臨床觀察顯示,經期食用生冷食物的女性,痛經發生率較對照組高約30%,且癥狀更嚴重。
宮寒相關疾病(如不孕癥、慢性盆腔炎)
機制:長期攝入生冷食物可能耗傷體內陽氣,導致“宮寒”(子宮虛寒)。宮寒會降低子宮內膜容受性,影響胚胎著床,增加不孕風險;同時,盆腔血液循環不良可能誘發慢性炎癥,如輸卵管炎、卵巢周圍粘連等。
數據:一項針對不孕女性的調查發現,宮寒體質者占比達65%,其中約40%有長期食用生冷食物的習慣。
盆腔血瘀綜合征
機制:生冷食物可能加重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盆腔靜脈回流受阻,引發下腹墜脹、腰骶酸痛等癥狀,嚴重時可發展為盆腔靜脈曲張。
表現:患者常在久站或經期后癥狀加重,超聲檢查可發現盆腔靜脈擴張。
溫馨提示:需澄清的誤區:生冷食物≠婦科疾病直接病因
雖然中醫上認為吃生冷食物,會導致女性體質寒涼,容易宮寒、容易月經不調,但是從西醫的角度,生冷食物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病原體感染,而對于子宮肌瘤等這類疾病的發生與激素水平、遺傳因素及免疫功能關系更密切,目前無證據表明生冷食物是其直接誘因。
溫馨提示:對于體質敏感的人群,若平時易手腳冰涼、經期腹痛明顯,應嚴格限制生冷食物攝入,尤其在經期和產后。而對于體質正常的健康人群:可適量食用,但需注意食物衛生,避免過量。如果出現痛經逐漸加重,月經周期紊亂、或者備孕1年以上未成功,且伴宮寒癥狀的人群,則建議到醫院做一些明確的檢查,看是否已經存在婦科疾病,并給予及時的治療。也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調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