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各國搶奧運主辦權跟搶紅包似的,現如今,國際奧委會像個追著顧客的柜員:"辦奧運嗎親?打折送周邊那種!" 這畫風突變誰能想到 —— 當年辦奧運是國家榮耀,現在倒成了巨型盲盒,打開不是驚喜,是三十年還不清的“房貸”。
01
1976 年蒙特利爾接盤奧運時,加拿大興奮得跟中了彩票似的。市長拍胸脯說要辦 "史上最簡樸奧運",轉頭就請法國設計師搞了個 "空中體育場"。這設計看著炫酷,地基剛挖就出事:工人罷工、技術卡殼,預算從 1.5 億飆到 15 億。主場館成了吞金獸,最后賬單拉出來,蒙特利爾直接背上十多億債。政府沒辦法,搞了個 "奧運特別稅",市民錢包被割了三十年 —— 這哪兒是辦奧運,分明是給后代挖了個 "還貸坑"。
02
2004 年,雅典想復刻悉尼輝煌,結果遇上安保危機。全球反恐一緊張,安保預算直接翻倍,錢跟潑水似的花。場館更離譜:前期省錢搞得太簡陋,被媒體曝光后臨時返工,承包商趁機坐地起價,最后總花費近 100 億歐元。希臘本就不富裕,這通操作直接把自己送進債務危機。現在雅典的奧運場館荒草叢生,成了 "最貴廢墟",國家經濟十年沒緩過神 —— 熱鬧十五天,還債一輩子,這買賣誰接誰虧。
03
現在,眼看發達國家集體退群,奧組委把目光鎖定中國。畢竟 2008 年北京奧運辦得太漂亮,鳥巢的燈光還在奧組委記憶里閃。有傳聞說奧組委恨不得跳過申辦流程,直接問中國城市:"成都、上海考慮下?設計圖打折送!" 但中國態度很佛系:上海體育局說 "沒計劃",北京冬奧組委也暗示 "沒必要重復證明自己"。咱不是沒錢辦,是見過世面的人都懂:蒙特利爾的債、雅典的坑,哪是 "國家面子" 能填的?
04
為啥中國不接盤?道理簡單:2008 年咱拿了 "奧運優等生" 獎狀,現在更想搞自家發展。辦奧運就像請全小區吃飯:買菜錢(場館建設)、安保費(安全措施)、洗碗費(后續維護),隨便一項都能掏空家底。蒙特利爾的 "奧運稅"、東京奧運 6408 億日元的虧損,都是現成的教材。中國現在的心態就像看透套路的網友——不是不能辦,是這里面全是坑,傻子才當接盤俠。
現在的奧運會,與其說是體育盛會,不如說是 "國家財務壓力測試"。現在,奧組委或許該想想:與其跪求接盤俠,不如把 "燒錢模式" 改成 "省錢模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