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正面臨港交所新規“合規”與“求生”的雙重考驗,而高管團隊的成色將成為決定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變量。
中房報記者 梁笑梅 北京報道
6月末,港股物業板塊掀起了一場罕見的高管變動潮。6月30日晚間,正榮服務、新希望服務、鑫苑服務、佳源服務、遠洋服務、碧桂園服務、佳兆業美好、和泓服務、華潤萬象生活等超10家上市物業企業密集發布人事調整公告,涉及董事會改組、提名委員會重構等關鍵職位變動。值得一提的是,6月27日晚間,萬物云、永升服務、濱江服務、金科服務、榮萬家、康橋悅生活、中海物業、興業物聯、魯商服務等超10家上市物業企業也曾發布了人事調整公告。
這場人事變動的直接誘因,是香港聯交所7月1日生效的新版《企業管治守則》。新規對董事會性別構成、提名委員會獨立性等提出硬性要求,如“董事會至少包含一名不同性別董事”“提名委員會主席須由獨董擔任”等。
榮萬家內部人士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證實:“6月底的調整基本都是為滿足新規,尤其是提名委員會的性別比例要求。”
但深層動因遠不止合規壓力。萬物云方面人士透露:“朱旭辭任非執董轉崗業務線,實則是為‘深耕萬物云城板塊’。”永升服務引入旭輝系高管林祝波,則明確指向“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一位資深物業分析師指出:“這輪調整本質是行業在利潤率下滑、地產債務傳導下的自救,合規只是表象。”
隨著ESG管理、董事會技能評估等新規落地,物企正面臨“合規”與“求生”的雙重考驗,而高管團隊的成色將成為決定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變量。
上市物企與港交所新規賽跑
“公告很多是卡著6月30日深夜發的,就像考試交卷前最后一分鐘填答題卡。”一位上市物業企業內部人士如此形容物企應對新規的緊迫性。根據港交所新規,7月1日起,上市公司董事會必須滿足三項硬指標:性別多元化、提名委員會獨立化、獨董“任期不超9年且兼職不超6家”。
中海物業內部人士以吳溢穎的任命為例解釋:“我們急需女性董事滿足ESG披露要求,她的工程管理背景還能補齊董事會技能表。”而和泓服務將提名委員會主席換為獨董李永瑞,則直接回應“執行董事占比不得超過三分之一”的規定。
然而,這種“突擊式”合規操作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正榮服務任命曾收證監會警示函的王志明為非執董,并在公告中特別強調該處罰“不構成 disqualification(不合格)”,引發市場對其合規性的質疑。對此,上述資深物業分析師指出:“新規導致合格獨立董事人選稀缺,企業在短時間內難以找到合適人選,只能打‘擦邊球’。”
此外,部分企業的公告內容也暴露出治理機制的薄弱環節。德信服務在更換提名委員會主席時,僅簡單說明原主席胡一平退出,卻未披露新任主席王永權的簡歷信息,顯示出信息披露的不完整。上述上市物業企業內部人士認為:“這種運動式的調整可能衍生新的治理風險,比如獨立董事因兼職過多而導致履職精力分散,影響公司治理質量。”
他進一步表示,新規大幅提高了企業的治理成本。“獨立董事同時任職不得超過6家,任期不超9年,這使得合格人選變得極為稀缺。多家企業只能從關聯方‘借將’,但這樣的安排是否真正符合公司治理目標,仍值得商榷。”
盡管如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港交所新規雖然短期內對企業形成較大壓力,但從長期來看,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和治理水平。未來的分水嶺在于企業能否把“合規成本”轉化為“治理紅利”。面對監管趨嚴的趨勢,物企唯有主動適應規則、提升治理能力,才能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占據有利位置。
人事變動背后的戰略重構
在港交所新規的推動下,港股物業板塊掀起了一輪高管“大換血”。表面上看,這些調整是為了滿足新版《企業管治守則》的要求,如董事會性別多元化、提名委員會獨立性等硬性指標。然而,深入探究可以發現,這輪人事變動不僅僅是簡單的合規操作,更是物企在利潤率下滑、地產債務傳導壓力下的自救之舉。
“這輪調整的本質是行業在利潤率下滑和地產債務傳導壓力下的自救,合規只是表象。”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表示。他進一步解釋道,當前物業管理行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加上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帶來的債務風險,迫使物企不得不進行深層次的戰略調整,以應對嚴峻的市場環境。
在這輪密集的人事調整中,不少物企引入了具備特定技能和經驗的新面孔,旨在通過管理層的優化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例如,旭輝系高管林祝波空降永升服務擔任非執董,其主要任務是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管理。永升服務方面人士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引入林祝波這樣的專業人才,能夠有效改善公司的應收賬款狀況。”
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物企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達到129天,較2023年延長了3天。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行業整體面臨的資金回籠難題,也凸顯了物企對關聯方欠款的高度焦慮。因此,引入擅長財務管理的高管成為許多物企的共同選擇。
與此同時,萬物云將朱旭從非執董轉崗至萬物云城板塊負責人,這一調整也被視為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萬物云方面人士透露:“朱旭此次轉崗是為了深耕萬物云城板塊。”
除了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和開拓新業務外,數字化轉型也是本輪人事調整中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物企開始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對于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性。上述資深物業分析師再次直言:“現在最需要的物業企業高管,要么能幫公司要回地產欠款,要么懂數字化降本。”
不得不提的是,這場由合規倒逼的人事大調整,正在重塑物業行業的競爭邏輯。短期來看,獨董爭奪戰與ESG披露壓力仍將持續;長期而言,唯有將治理升級與戰略轉型深度融合,才能穿越周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